技术与艺术融合背景下的艺术管理人才培训成果展在京展出
中国日报5月12日电(记者 邹硕)5月11日下午,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技术与艺术融合背景下的艺术管理人才培训”成果展在北京陶瓷艺术馆开幕。中国传媒大学相关职能部门,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等师生代表,以及人社部少数民族特培学员共同参观展览并出席开幕仪式。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人事处处长曹坤主持。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在致辞中提出,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全球文化生产与传播格局,艺术的表达方式与组织逻辑也正经历深层变革。在这一趋势下,文化管理者的角色、能力结构与价值导向需同步革新。项目立足“艺术+技术+管理”的融合路径,积极回应数字时代对复合型文化人才的新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张洪生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积极探索“AI+艺术管理”的教学改革新生态。学校将以本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交叉学科平台与产业协同机制,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数字素养的高层次人才,为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与全球文化传播注入中传力量。
李素艳代表项目组介绍了展览的基本情况。她指出本次展览以“引领·融合”为主题,展示了30位学员参加培训后的部分成果,内容横跨数字艺术展演、文化品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非遗数字化转化等前沿领域,涉及数字艺术、陶瓷、油画、摄影、布糊画等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学员在跨媒介创作、文化创新、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探索成果。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范敏教授表示,在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技术和艺术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创作思维、逻辑和文化表达上的重构。
学员代表、北京城市学院文物数字研究中心主任李冰分享了自身的学习收获。她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对艺术管理、数字技术、元宇宙等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效拓宽了学术视野,提升了数字工具应用和跨界协作能力。
学员代表、北京光影聚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黄睿表示,通过本次培训,系统学习了艺术管理前沿理念和技术,拓宽了专业视野,并与学员交流中获得了深度思维碰撞。
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陈美霞在发言中强调馆校合作是推动文化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她表示,北京陶瓷艺术馆始终致力于将传统陶艺文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的展示与传播机制,是“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前沿阵地之一。
观看展览的嘉宾与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展览充分体现了项目的跨界探索与人才建设成效,是艺术与技术融合背景下文化教育创新的有益实践。
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本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承办,旨在推动艺术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艺术管理人才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服务新时代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文化强国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