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 盛世名坊:2025名坊新品联合发布会暨景德镇名坊园春季盛典盛大启幕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工业旅游深度融合,由景德镇名坊园服务中心主办、江西杉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工商银行景德镇分行冠名、江西广播电视台(今视频)文旅频道支持的“春和景明 盛世名坊”2025名坊新品联合发布会,于4月28日上午10时在昌南新区名坊园大广场盛大启幕。此次活动以“陶瓷+”跨界创新为核心,通过政企联动、全民参与、产业赋能,全方位展现千年瓷都的文化传承活力与现代产业魅力,为景德镇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景德镇市政府党组成员、昌南新区党工委书记余立新,景德镇市政协原主席、景德镇市非遗协会会长张春萍,工行江西省分行私人银行中心总经理周文涛,景德镇市文联党组书记胡丽萍,景德镇陶瓷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霞,工行景德镇分行领导曾志锋、王新良,景德镇市城投集团领导朱查顺,昌南新区领导张国亮、黄发金、王俊祥、罗志伟,中国旅行社协会融媒体中心主任周知伟等出席活动。

发布会上,罗志伟、王新良先后致辞,对名坊园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关键平台的地位给予肯定,并指出本次活动是落实“工业与文化旅游相互融合、共同繁荣”战略的重要举措。

除了春季主题展示秀,活动当天还有非遗工匠现场创作、陶艺DIY体验、名坊新品展、文旅经济发展分享会、盲盒抽奖、丹鹿集开幕式暨2025当代陶瓷绘画研究展、房车露营大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点亮名坊园文旅新体验,打响了名坊园“千馆之城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知名度,为景德镇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悉,4月28日起至5月28日,名坊新品展将持续一个月向公众开放,市民游客可前往领略陶瓷艺术的创新成果。

来源:东方网

台青在江西:在千年瓷都遇见“瓷茶情缘”

 “台湾乌龙茶香气馥郁又轻盈如春雾,武夷岩茶则有较重的焙火香,庐山云雾喝起来似有‘江西小炒’的锅气,而西湖龙井则能感受到杭州的秀气。”正是春茶争鲜上市好时节,定居在江西景德镇的台湾青年陈奇桢在茶香氤氲间说起自己与大陆的“瓷茶情缘”。

陈奇桢在茶室内泡茶。

陈奇桢的父亲是台湾早期的陶艺创作者,从手捏壶到釉里红碗再到现代磨釉,陈奇桢见证着父亲始终追求“用器物传递美”的过程。受家庭熏陶,陈奇桢自幼便接触陶瓷与茶叶。2009年,她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了“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有许多年轻且充满创意的陶艺家,也有立足仿古创新的匠人,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艺术家,这里的创作生态令人着迷。”在陈奇桢的回忆中,她刚到景德镇时,这座城市似乎还未褪去工业城市的粗粝感。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力量加入景德镇,这座城市也有了更多让她留下来的理由。

陈奇桢介绍父亲的陶艺作品

 “学茶最初是为了更好理解茶器,但茶叶丰富的香气世界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彻底征服了我。”在陈奇桢看来,瓷器与茶叶,本就无边界,小小的一片茶叶里却内含乾坤。

  现如今,陈奇桢在景德镇一家公司负责茶叶采购的把关与评鉴。正值春茶上市,陈奇桢最近把时间都交给了跑茶山、与制茶师交流以及鉴茶上,有时自己也参与制茶。

  在陈奇桢的茶室内,茶园刚刚送来的一批新茶正等待着评鉴。四个专业的评鉴杯在桌上一字排开,茶汤的汤色、茶叶的香气与形态一目了然,经过一轮轮评鉴,最佳状态的茶将会送到消费者手中。

  “茶也是我认识大陆的媒介之一。”陈奇桢称,不论是离景德镇近的浮梁红茶,还是距离较远的凤凰单丛茶,跑茶山、寻茶香现在是她的日常工作之一,每座茶山也让她见识到了大陆各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每种茶叶都有自己的生长环境,也有最适合自己的制茶方法,像台湾的冻顶乌龙就是独特风土与工艺的结晶。”陈奇桢表示,想把这缕台湾的“清香”带给大陆茶友,也期待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茶叶与制茶工艺能碰撞出更多火花。

  与自己的茶艺老师一样,陈奇桢如今也常常往返海峡两岸。在她看来,不论是何种文化与技艺,都需要不断交流,如果一直墨守成规,可能会变成一潭“死水”,在与大陆茶友及制茶师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了更多灵感、了解了更多知识。

陈奇桢在镜头前为大家介绍台湾茶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台湾的四季春茶,这是一款高山乌龙茶。”自称是i人(性格内敛)的陈奇桢如今每周都会定期直播,她表示,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把这当成是自己与年轻消费者对话的窗口。

  “还有很多茶山等着我去探索,现在想专注于制茶与品茶。”谈及对未来的打算,陈奇桢表示,自己期待两岸之间的茶文化能有更多交流。

来源:中国新闻网

跨越两千公里,壤塘携非遗入京再赴北海之约

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 应妮)恰逢北海公园对公众开放100周年,第二届“文化原乡福地壤塘”2025北京行活动29日在北海公园开启。壤塘携500余种工艺美术精品、文创产品亮相。

壤塘向北海公园赠送开放100周年纪念品——玲珑瓷白塔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携500余种工艺美术精品、文创产品亮相,涵盖绘画工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编织印染工艺、堆(刺)绣工艺、木(石)雕工艺等。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示唐卡绘制、手工编织等技艺,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其中“唐卡+瓷绘”创新系列,由十余位唐卡画师驻场景德镇三年,将矿物颜料与高温瓷绘工艺结合,创作了一系列瓷板画。

  此次新增“现代设计+传统文化”板块,将唐卡的绚丽色彩融入日常饰品,把藏式编织的精美纹样融入时尚包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颖的姿态走进现代生活。

展览现场观众络绎不绝

中共壤塘县委副书记阿旺介绍,壤塘意为“财神居住的地方”,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百个,建有传习所47个,还在上海、温州、景德镇等地建立传习基地23个。相较于2024年的200余件展品,今年展览展示的规模扩大至500余件。观众将看到壤塘唐卡画师绘就的雪域画卷,闻到以千年技艺制作的藏香,听到跨越千年时空的觉囊梵音古乐。

  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党委书记、园长孙齐炜表示,1925年北海公园首次向公众敞开大门,从昔日皇家宫苑蜕变为人民共享的文化空间。百年间,北海公园始终与时代同行——从民国初年的公共化转型,到后来的修缮保护,再到新时代的文旅融合。“当壤塘的瑰丽非遗遇见北海的园林艺术,这不仅是汉藏文明的深入对话,更是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据悉,活动由中共壤塘县委、壤塘县人民政府与北海公园管理处、北京首旅旅行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将持续到6月3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