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河北为陶瓷进行区域协同立法

 10月10日,“磁州窑、邢窑、定窑、中国北方瓷都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协同立法”新闻发布会在磁州窑发源地邯郸市峰峰矿区召开。在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统筹指导下,邯郸、邢台、保定和唐山四市围绕陶瓷文化传承发展和陶瓷产业振兴进行省内协同立法。这是河北省首次开展设区市协同立法,也是全国首次围绕陶瓷进行区域协同立法。

 今年9月25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查批准了《邯郸市磁州窑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条例》《邢台市邢窑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条例》《保定市定窑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条例》《唐山市中国北方瓷都振兴促进条例》,自11月1日起施行。四市陶瓷文化传承发展和陶瓷产业振兴有了更为有力的法治保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浙江吴越文化博物馆开馆 大量珍贵秘色瓷亮相

杭州10月11日电 (林波)10月11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的吴越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当日,主题为“吴越千秋——五代十国时期的东南乐土”的吴越文化博物馆展览同步举行,展出350件(套)文物,其中有150件国家一级文物,还有大量珍贵秘色瓷。

  钱镠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建立者,始终奉行“保境安民、善事中国”政策,在五代十国动荡不堪的乱世中,开辟了一片净土、护佑了一方百姓。

  秘色瓷发端于中晚唐,繁盛于吴越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一座丰碑。

10月11日,浙江吴越文化博物馆展出的秘色瓷皮囊壶。 林波 摄

  据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主任黎毓馨介绍,秘色瓷不仅代表了当时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也反映了吴越国社会的多方面信息,以秘色瓷为代表的越窑青瓷,是吴越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亦漂洋过海,成为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在世界广泛传播。

  以展出的秘色瓷皮囊壶为例,据临安区博物馆馆长鲍伟华介绍,这种源自北方的皮囊壶造型,是吴越国与辽国等游牧文化区域之间文化交流的有力物证,充分展示了双方文化交融的深厚底蕴。

10月11日,民众在浙江吴越文化博物馆观看秘色瓷海棠形盘。 林波 摄

  此外,该展览还展出了秘色瓷花瓣口海棠杯和海棠形盘的组合。该组合也是首次在公众面前展出的稀有器型,展现了古代独一无二的制瓷工艺。

  据悉,此次展览展陈面积6220平方米,展览文物种类包括瓷器、金银器、玉器、漆器、水晶、玻璃、丝织品及石构件等,系统展示了吴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以及发展成就,让人充分认识吴越国在延续中华文明上的独特作用。(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台湾陶艺家在彭州:几百年前我一定是这里的烧窑工

1977年,台湾陶艺大师蔡荣祐在台中雾峰成立陶艺工作室。42年后,其子蔡兆庆从台湾来到四川彭州,在碗厂坡古窑遗址旁重燃窑火,相继推出以彭州地域风貌为创作灵感的“龙门四季”“湔江蓝”系列作品。近日,蔡兆庆接受电话采访,在谈及和彭州的缘分时称,“自己上辈子或许就生活在这里。”

2019年7月,蔡兆庆在四川彭州为陶艺爱好者示范烧窑。(受访者供图)

  蔡兆庆自幼随父亲学习陶艺,“住家和工作室在一起,起床看到的就是陶瓷,父亲做陶瓷,我就在旁边玩泥巴”,回忆起与陶土为伴的童年,他笑称,“玩着玩着就会了。”

  2019年5月,蔡兆庆受邀来彭州“西部瓷谷·陶工户”文创基地交流陶艺,首次来彭州的他被当地悠久的陶瓷历史和丰富的泥料、矿石吸引,几个月后,他决定扎根彭州,专注在地化的陶艺创作。

  蔡兆庆的工作室坐落于彭州海窝子古镇,这里地处龙门山脉,彭州人的“母亲河”湔江穿境而过。“推开窗,就能看到湔江,眺望远方,龙门山尽收眼底”,蔡兆庆描绘他身边的彭州美景,“这里的春天植物萌芽,万象更新;夏天,湔江水呈现一片湛蓝;秋来山上的银杏满树鎏金;冬季雪后天晴,龙门山的雪景一目了然。”

  蔡兆庆用陶瓷语言记录自己眼中的彭州:将彭州阳平观的幽深竹海融入“竹节系列”品茗杯,以龙门山的四季更迭为灵感创作“龙门四季”茶具,用“湔江蓝”系列作品定格夏天的湔江水……

2024年4月,蔡兆庆的“湔江蓝”系列作品在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展出。(受访者供图)

  在彭州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让蔡兆庆和这里的联结越来越深,他常和家人戏称自己几百年前一定是彭州的烧窑工。在他看来,彭州与台湾气候、土壤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烧制过程,也拓宽了自己的创作空间,“我在台湾烧某一种效果有时烧不好,但在这里用同一方法,成功率高很多。”

  除了彭州山水,蔡兆庆也从大陆其他名山大川中觅得灵感。回忆起早先的创作经历,他说,“我父亲年轻时每年至少来大陆两次,积累了很多摄影作品”,看过父亲所有作品的蔡兆庆从中获得很多创作思路,他不断尝试釉色融合,希望将大自然的颜色还原于器具中。于是,九寨沟的水、敦煌的沙、茶卡盐湖的镜面倒影被一一记录,“寨沟绿”“敦煌釉”“茶卡盐”等作品相继问世。

  如今,蔡兆庆来彭州已五年,除了找到自己的陶艺天地,他也结交到不少“陶瓷好友”。“当地老一辈陶瓷人听说有台湾人来这里做陶瓷文化推广,都很乐意带我去找泥料跟矿石”,蔡兆庆举例,研制“湔江蓝”就用了当地矿工提供的铜矿。当地65岁的陶瓷师傅黄明兴也加入蔡兆庆的工作室,和他同吃同住同劳动。

2024年2月,蔡兆庆在四川彭州为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制作花器展品。(受访者供图)

  “一年365天,我至少有330天都在工作室”,蔡兆庆表示,自己平时脑子里想的就是怎么把泥巴做出想要的效果。眼下,他正结合彭州作为古蜀文明发源地之一的特性,创作名为“蜀红”的系列作品,希望未来大家提起陶瓷,不仅想到景德镇,也会想起彭州。(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人山人海”到“众山众海”,国庆入境游客数全国第三——文旅进阶的泉州密码

7天假期里,665.58万人次海内外游客涌入泉州,旅游总花费达58.12亿元,比增均超三成;在全国入境游客数量前20强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广州,跻身全国第三,泉州再一次刷新文旅“成绩单”。

泉州网10月9日讯(融媒体记者 林绿波 陈林森 张素萍)“起源于福建泉州的簪花围,早已火遍全国,确实漂亮,我也很想尝试一下。”国庆黄金周收官之夜,央视《新闻联播》主播李梓萌在节目中“深情告白”泉州。李梓萌藏不住的“心动”,在更多人那里付诸“用脚投票”的“行动”。7天假期里,665.58万人次海内外游客涌入泉州,旅游总花费达58.12亿元,比增均超三成;在全国入境游客数量前20强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广州,跻身全国第三,泉州再一次刷新文旅“成绩单”。

从“人山人海”进阶到“众山众海”,近两年来,“半城烟火半城仙、千古风华千古情”的泉州输入文旅融合的独特密码,让风华可触、烟火可见,城市长盛长红。

宜“慢游”的泉州,慢不得的文旅

调度!重构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泉州可以慢游慢赏,但文旅发展慢不得。

“走红”之后,如何保持“长盛不衰”?泉州把文旅指挥调度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手笔布局——“在泉州,哪怕是一个‘小片段’,比如多元宗教的某一个细节或古城的某一处街景,只要做好营销和推广,都会成为吸引世界游客的一个‘大卖点’。”马尔代夫旅游部国务部长艾哈迈德·纳兹姆·穆罕默德一语道出泉州文旅资源的璀璨。引领“宋风古韵”的闽南美好生活方式,立足于世界遗产、滨海休闲、山地生态、工业时尚四大特色旅游板块,泉州在空间上打开“亮点在古城、厚度在山海”的全域文旅大格局。更宏大的图景,是泉州竞逐文化旅游强市的定位——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手笔”很快迎来“大关注”。2024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在泉州举办,首届小红书文旅发展大会在泉州首秀,就是最好的佐证。

全方位调度——今年4月,全省首个文旅经济发展总指挥部体系在泉州建立,彻底改变以往部门“各自为战”的零散局面。“什么叫做决心,这就叫做决心。什么叫做系统,这就叫做系统。”资深媒体人、新文旅观察者杨炜峰赞叹道,在文旅大战杀得硝烟四起之时,泉州选择了一种结构性的打法,没有被纯粹的“火爆出圈”牵着鼻子走,“这或许可称为泉州文旅真正的‘城中之城’,很多人所看到的是说了无数遍的‘泼天富贵’,但真正的文旅‘内城’中,认真听一下,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的声音已经井然有序,‘战斗’可以随时打响,将军可以随时挥旗,士兵和百姓们更可以随时奋勇向前。”

诚如其言,5个多月来,市县两级指挥部每周一调度、每会一焦点,累计召开专题会208场,推动解决重难点问题413个。文旅全要素全链条服务见微知著:

“吃”在泉州,以申创“世界美食之都”为契机,力推“一县一桌菜”,让“舌尖”带动“脚尖”。国庆节之际,随着鲤城“刺桐宴”、丰泽“簪花家宴”、洛江区“洛水仙山宴”、泉州台商投资区“郑和家宴”相继推出,泉州县域美食基本“成团出道”。一席揽尽山海味,泉港“福寿宴”、石狮“宋元海丝宴”、晋江“晋江宴”、南安“成功家宴”、惠安“惠女家宴”、安溪“相府家宴”、永春“魁星宴”、德化“瓷都盛宴”等遍地开花,“食”力出圈。

“住”在泉州,“百家酒店建设计划”加“宿”度。去年以来,全市新增已营业酒店67家、床位数8100余个,预计至2025年酒店数和床位数将高达1800多家、超150000个。一大批国际高端星级酒店落子泉州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精致酒店浮出水面。旧时“电子仪器厂”华丽蜕变“古城巷遇精品酒店”,昔日“钟楼百货大楼”摇身一变“七栩钟楼酒店”,坐望东西塔,充满艺术感。

“行”在泉州,首创“P+R+R停车换乘”模式,构建中心市区“快进慢游”交通接驳体系。“快”:游客自驾出高速10分钟可抵换乘中心(停车场),换乘公共交通10分钟可达核心景区。“慢”:电瓶车“小白”、铛铛车“小红”、公共自行车“小黄”等组成“多彩交通”,彰显古城慢节奏。这一“公交+慢行”模式也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全省唯一),向全国推广。更周到的护航,是泉州急旅客出行之所急,及时协商铁路部门“加密途经泉州的车次”。仅国庆假期最后一天,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就加开了包括福厦高铁在内的195列旅客列车,应对返程高峰。

“游”在泉州,文旅“全年红”发展专项规划“出炉”,全年策划文旅活动超6000场。泉州不固步,而是不断创造性生成新看点。连续两年,簪花兔、十龙九子成为闻名全国的打卡点。今年国庆,改造提升后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工艺美术合作社园区开门迎客,与海交馆、非遗馆等一道掀起“文博热”。在火爆全球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开元寺东西塔“上新”猴行者复刻石雕,两条跟着“悟空”游泉州主题线路出炉,引领着游客探寻传奇城市。携程数据显示,这个国庆节,泉州旅游订单增长17%、门票订单增长51%,均高于全省增长水平,甚至在兄弟市中遥遥领先。

“购”在泉州,作为全国首个“国潮品牌之都”,12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游中购、购中游”。国庆节期间,“一县一街”特色商业街区“爆火”,鲤城中山路国潮街区商圈日均销售1.02亿元,德化茶具城特色步行街个别单店日均消费人流量达1万人次以上。看好泉州文旅前景,华润置地、厦门翔业、厦门恒兴等企业,向泉州投来万象汇等多个文旅商城市综合体项目。

“娱”在泉州,“影视演艺+旅游”势头强劲,去年全市新增影视机构36家、对接剧组17个,古城变身热门“摄影棚”,《春色寄情人》《此心安处是吾乡》等央视力作层出不穷,泉州影视产业争取省级扶持资金连续三年居全省之首。“我去过很多城市听演唱会,专门公交车接驳的很少遇到,这个体验很棒。”今年5月,来自河南的王小姐拍下演唱会后乐迷们在公交车大合唱的一幕,被网友点赞:“泉州氛围感真好!”一年多来,27场大型明星演唱会轮番登场,带动近50万名观众打卡泉州,公交专线接驳是每场演唱会的“标配”,足见泉州“诚意”。

“民营”强的泉州,续另一场交心

双向!政企奔赴催生新千亿产业集群

如果以“工业强市”的视角看泉州,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等9个千亿级制造业集群是泉州这方“民办特区”的“筋骨血脉”。但从去年开始,超千亿体量的文旅产业成为泉州又一张烫金名片。

一朵小花催生亿万产业是最好的例证。与大海一路之隔的丰泽区蟳埔村,已然成为流动的“头上花海”。“最快3分钟就能盘好一个发髻,高峰期五六百人,一天下来这双手就没停过。”年逾花甲的店主秀珍奶奶笑道。在更大的世界舞台上,簪花元素频频闪耀——新加坡狮城国际电影节、巴厘岛2023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时尚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发文:“簪花很美,泉州很赞。”如今,3.8平方公里的渔村里,诞生了300多家经营主体,其中经营簪花围业务的便有超200家,吸引外来旅拍、花艺、美妆从业人员上千人,带动村民人均收入增长1.5倍以上。

“文旅之花”在泉州悄然绽放的秘诀何在?答案是:政企双向奔赴!

国内文旅头部成为“自己人”——国庆节前,在全市文旅和促消费调度会上,小红书、抖音、携程、八仙过海、建发国旅等文旅行业“佼佼者”化身“座上宾”。“泉州周到的服务,让我们安家迅速,更深度融入泉州文旅大发展。”今年,抖音团队落户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不到半年间就与晋江鞋服、南安卫浴、安溪茶叶、德化陶瓷等建立合作,既带动县域文旅宣介推广,也带货泉州优势产品数以亿计。5月份的数据显示,泉州抖音用户打卡热度居全省第一,全网流量蟳埔簪花超80亿次、“何以中国·向海泉州”超50亿次,“总要来一趟泉州吧”、民俗踩街均超10亿次。分享文旅市场这块“大蛋糕”,本地龙头企业亦不甘人后。今年春节,匹克国创团队注入闽南文化精魂打造“龙众九子”艺术装置,引发“追龙”热。七匹狼、利郎、安腾、盼盼等泉企也纷纷入席,发力文创设计,经营特色酒店,嫁接时尚活动。

力挺“自己人”,泉州同样注入政策“强心剂”——《泉州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条例》《泉州市新形势下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激励措施》等先后出台,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15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超1000亿元、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旅游收入超1200亿元”。国庆前后,各级政企联手用48个文旅开(竣)工项目为泉州“添后劲”,其中新开工的“市井十洲城”等项目未来有望成为文旅新地标。

文旅“泉州队”的国际“加速度”——今年2月底,泉州文旅推介小分队带着“泉州特色文创行李箱”现身马来西亚槟城。在这里,他们不仅用簪花围、提线木偶传递文化温度,更作为中国世界遗产地唯一代表,在当地举办的首届国际遗产地管理者论坛上发言。在国际化新语境下,泉州探索与全球知名旅游城市互动的新路径——组织文旅小分队赴30多个国家和地区、百个城市文旅宣推,推动超千个精品旅行团来泉。为城市文旅“摇旗呐喊”,也不忘为企业海外“圈粉”。数天前,2024中法时装周闭幕式大秀上,30套泉企融入世遗元素的服饰惊艳亮相。“中法两国的时尚元素相互碰撞,是一种高质量的文化交流。”巴黎时尚协会副主席亚米拉·桑加尔如此夸赞。让泉州品牌闪耀全球,仅去年一年,泉州就组织3200多家企业参加230多场国内外展销活动,开展了超30场“头雁带动”组团出访、国潮泉州品牌“香江行”“境外行”等活动。

“侨”与“乡”的共鸣,文化自信高涨

共促!海内外泉州人的全民文旅交响

城市出圈,让海内外泉州人的心更紧密地凝聚,文化自信空前高涨。作为中国最大的侨乡,泉州的“人脉”包含了950多万泉籍华侨华人、200多万异地泉商和888万常住人口,他们一呼百应、奏出了“侨”与“乡”的文旅共鸣。

侨胞倾力造链——泉州文旅项目招商领跑全省,首次举办“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近年来泉州的招商图谱里,侨与文旅都是绕不开的话题。去年1月,陈守仁家族捐赠1亿元,作为泉州首个“华侨+文旅”项目华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资金。项目实施中,侨亲乡贤们不仅出资出力,还积极搜集田宅字契、侨汇单等史料,让街区文化更丰富。除了“侨”资本,泉州还通过“侨”旅游路线、“侨”精品工程、“侨”主题活动,延伸文旅产业链。《泉州市“刺桐侨厝”保护利用三年专项行动方案》出台,打造“一县一核心区、一镇一片、一村一馆”华侨建筑风貌展示区、乡愁记忆馆。晋江梧林古村落携手新加坡旅游局、三联生活周刊举办“新加坡娘惹文化季”。

大咖自发代言——泉州的“老朋友”、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不遗余力为泉州扩大“朋友圈”。今年全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前夕,他牵手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等知名艺术家,在“万里海丝路·千年刺桐情”文化盛会上成就音画合璧的艺坛佳话。2023年初,经上城士集团创始人伦思博邀请,演员赵丽颖体验泉州簪花造型后引起轰动,一时间,泉州声名鹊起、圈粉无数。伦思博的助力并未就此停止,他接连邀请佟丽娅、李沁、陈坤、胡杏儿、徐帆、珠宝设计师万宝宝等明星、品牌方来泉。明星流量与文旅流量携手共舞,为泉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活力。

市民花式上分——越来越多的“民办博物馆”添砖加瓦,石狮杨孙西文化馆、惠安“漾园惠文雅集”等文化展示馆注入大隐于市的“文化宝藏”。家住古城西街古榕巷的王女士在自家门前种上炮仗花,每当花期到来,橙黄的花朵如别样“烟火”,成为小巷里的出片背景板。年近七旬的退休教师老陈,自制自印古城小册,免费向游客传递城南街巷里的时光记忆。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泉州,许许多多的“咱厝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尽心为城市文旅增一束光、添一分热。

有山、有海、有花,有底蕴、有烟火,更有全民努力。他们一起助推城市品牌,频频斩获全国大奖:“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入选“2024年城市文旅品牌创新十佳案例”;西街入选“2024年文旅融合创新街区十佳案例”;蟳埔“头上花园非遗体验”入选“2024年非遗旅游体验创新十佳案例”;“打造最具烟火气的世界海丝名城”入选“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泉州上榜“国际形象发展型城市”“十大旅游向往之城”“中国十大美食旅游城市”……

泉州城市品牌“出圈”的背后,是整座城市的“出色”。有人说,旅游的本质是对未知的探索、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和人文的乡愁。包容开放、爱拼敢赢、友善热情……泉州所拥有的这些独特城市气质,恰恰给足了每一个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的人以饱满“情绪价值”。正因此,才有了游客“首先想到要来”“来了还想再来”的热烈回应。

来源:泉州晚报

“触摸”数字古陶瓷 感受闽台两地宋元时期陶瓷艺术

福州9月30日电 (洪燕)30日,“数字艺匠”闽台海丝古陶瓷文化3D数字博物馆公益展在位于福州市烟台山的大观美术馆开展。展览充分利用线上平台、VR展览、数字博物馆等前沿技术,参观者可以自由地旋转、缩放乃至“触摸”数字古陶瓷,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制作工艺,感受闽台两地宋元时期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图为参观者在“数字艺匠”闽台海丝古陶瓷文化3D数字博物馆公益展上体验宋元陶瓷VR数字系统。

  闽台两地,自古以来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宋元时期的古陶瓷更是这段辉煌历史的璀璨见证。本次展览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将闽台两地民间珍藏的宋元古陶瓷进行高精度数字化复原,不仅赋予了古陶瓷艺术新的生命,也让这段跨越千年的历史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可以近距离地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内涵。 

图为“数字艺匠”闽台海丝古陶瓷文化3D数字博物馆公益展上,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进行高精度数字化复原的陶瓷。

本次展览策展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郑则凌副教授表示,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展览以数字技术为桥梁,实现传统古陶瓷艺术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并展示了海峡两岸宋元时期古陶瓷艺术的全新面貌;也将作为中华文化的海外延伸的侨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让世界共赏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图为“数字艺匠”闽台海丝古陶瓷文化3D数字博物馆公益展上,利用3D扫描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三维展台吸引参观者。

  展览期间,两岸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还将围绕古陶瓷的历史、艺术价值及文化意义展开交流与探讨,加深人们对闽台海丝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激发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加。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从9月30日持续到11月15日,为游客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盛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