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年齐聚江西景德镇 共话文明交流互鉴

景德镇10月16日电 (记者 李韵涵)“文化交流是推动革新的强大力量之一,当不同文明相遇时,知识得以传承,失传技艺重获新生,合作中也孕育出崭新理念。”16日,法国陶艺家朱丽叶·佩内洛普·佩潘在“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如是说。

10月16日,多国青年齐聚景德镇陶瓷大学开展对话活动。景德镇陶瓷大学供图

  当日,来自法国、俄罗斯、越南、巴基斯坦、马达加斯加、乌兹别克斯坦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国际青年,齐聚景德镇陶瓷大学,围绕文化交流与陶瓷文化,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活动。

  谈及青年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中的责任时,朱丽叶·佩内洛普·佩潘表达了她眼里的青年一代:“当代青年既继承传统,又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图书馆和旅行获取全球知识与视野。”

  朱丽叶·佩内洛普·佩潘以自己为例:“我有幸在多个国家生活与工作过,这些经历赋予我对多元世界观的敏锐感知,也迫使我重新审视某些曾视为理所当然的西方观念。”在她看来,跨文化交流不仅是汲取他者智慧的过程,更是破除固有认知、不断质疑与成长的旅程。

  来自土耳其的景德镇陶瓷大学留学生达尔·佩林表示,自己在参观托普卡帕宫时,被宫中珍藏的景德镇青花瓷深深吸引,这也最终促使自己跨越山海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

  “历史上,土耳其‘瓷都’伊兹尼克的瓷器正是受中国‘瓷都’景德镇青花瓷启发而诞生的,数百年后,土耳其的留学生来到中国瓷都求学,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今年也在伊斯坦布尔开业。”在江西省学生联合会主席颜润看来,这种双向的文化流动,让自己更加深刻感受到文明之美,而景德镇与土耳其的这份“瓷缘”正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展示。

  “我带着自己祖国的文化来到中国,也渴望深入了解这片土地,这种互动,本身就是一种最生动的文明互鉴。无论是夜晚滕王阁的璀璨灯火,还是那句亲切的南昌方言‘恰饭了啵’(吃饭了吗),都让我感受到城市温暖而真实的脉搏。”来自喀麦隆的卡拉表示,跨文化的交流让自己学会欣赏差异、拥抱共通,也深刻理解到,世界的丰富多彩,正源于文明的多元共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厦门佛事用品秋季展汇聚工艺匠心与中式建筑美学

厦门10月16日电 (林永传 袁静)为期5天的第二十届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秋季)展览会(简称“厦门佛事用品秋季展”),16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面积达11.5万平方米,汇聚了境内外1500多个佛事用品品牌,工艺匠心与中式建筑美学成展会最大亮点。

图为2025年厦门佛事用品秋季展观者如潮。厦门金泓信展览 供图

  展品涵盖佛像雕塑、传统建筑&园林景观、香品香具、佛龛供具、素食产品、僧服绣品、蜡烛灯具、文创产品、工艺品、禅意书画等,汇集了雕刻、古建营造、制香、大漆、陶瓷、琉璃、景泰蓝、金银器、干漆夹苎、刺绣、缂丝、编织等数十种工艺,这些技艺根植于生活,凝结着代代相传的智慧,不仅是文化的活态传承,更是流动的匠心与美学。

  从木构石雕、斗拱藻井到金属构件、智能装修……传统建筑展区展示了完整产业链,让人深度感受中式建筑美学的精巧。

  创新是厦门佛事用品展的主题,本届展会各参展品牌都带来年度力作:从承载文化热度的联名IP文创,到契合现代生活的便携中式线香;从兼具实用与美学的禅意家居摆件,到蕴含匠心巧思的独特手作……这些新品不仅展现了行业的最新趋势,更形成了现象级的首发效应,充分彰显了该展会作为“行业风向标”的引领地位。

  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已连续举办20届,每届分春秋两季展出,已成为推动佛事用品产业发展重要引擎和商贸平台。

  与本届展会同期展出的2025厦门国际香产业(秋季)博览会,集结了全球优质香企,展出成品香、香器具、芳香产品、香包装、香文创衍生周边设计、香事培训、香原料、制香机械等,涵盖传统宗教用香到家居、个人护理、空间香氛等生活场景;2025中国厦门国际素食暨有机产品(秋季)展览会上,逾百家素食企业展出了即食素食、素食零食、素食饮品、素食主食与面点、素食糕点、素食调味品、植物蛋白肉、乳制品替代品、蛋类替代品、洗护产品等,让观展者一站吃遍素食美味。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