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窑火重燃 南安窑青白瓷复兴点火仪式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揭牌活动举行

11月5日,南安窑青白瓷复兴点火仪式暨闽南科技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揭牌活动在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东溪工业园成功举行。该活动由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指导,南安市文旅局、洪濑镇政府、南安市文体旅发展集团主办,南安文旅经济发展总指挥部、福建日报新福建乡村振兴频道、滴水缘杂志支持。

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许维泽、中国武警工程学院原院长何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侯文全、南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少青、南安市政府副市长廖徐伟、南安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黄秋燕、洪濑镇党委书记庄伟钦、洪濑镇政府镇长郑宗毅、闽南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周勇军、福建日报新福建乡村振兴频道执行总监黄慧、新加坡陆升集团董事长陆镇源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南安窑徐建勇文创设计工作室负责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徐建勇在致辞中指出,南安窑复兴点火,是南安青白瓷开启复兴的起点,是南安市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相结合路径的重要成果,对推动“海丝”文化传承和南安窑陶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前工作室联合陆升集团设计开发的青白瓷餐具深受业界好评,未来将联合更多的陶瓷行业的艺术家和企业,开发更多具有南安文化特色高档瓷器。

活动还为闽南科技学院与南安窑徐建勇文创设计工作室合作的“闽南科技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举行揭牌仪式。该基地将依托南安窑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成熟的制作技艺,整合高校科研与人才资源,共同打造集教学、研发、生产、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计划在十年内培养百名本土陶瓷工艺师,为非遗活态传承与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南安窑青白瓷现建有1000平方米的产品展厅。由徐建勇领衔设计的“海丝系列”文创产品格巧妙融入了九日山祈风石刻、五里桥、蔡氏古民居等南安文化地标元素,展现了“艺术陶瓷生活化、生活陶瓷艺术化”的鲜明特色,体现了传统技艺在现代审美下的创新转化。

南安窑青白瓷在宋元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商品,其青白瓷被誉为“珠光青瓷”,享誉东亚。历经元末明初的衰落后,此次复兴工程将通过建设文创园、引入智能生产、深化产学研合作,逐步恢复提升南安窑的核心工艺与市场活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四川隆昌:陶缸产量全国第一 “淬炼”玻陶产业赋能县域经济

成都11月5日电 (王利文)5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23场在成都举行,四川隆昌市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披露,当地玻陶产业规模如今在西部首屈一指:玻璃酒瓶占据全国13%市场份额,高端酒瓶市场占有率达45%,茅台、五粮液等知名酒企均为其客户;陶缸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每四个酒罐中就有一个是“隆昌造”。

四川隆昌一陶瓷生产车间,工人作业图景。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隆昌地处成渝发展主轴,是“川南门户”“川东大门”,坐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优势。“前山矿石后山炭,中间泥土做陶罐”的民谣,诉说着隆昌玻陶的悠久渊源。当地深知玻陶产业不能“靠土吃饭”,通过传承创新与协同走好“淬炼”升级路。

  在创新方面,隆昌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任伟介绍,当地推动玻陶产业“智改数转”,近半数生产线完成绿色低碳的“气改电”,能耗直降四分之一,该产业集群也成功入选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位于四川隆昌的内荣农高区玻陶特色产业园。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隆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肖峰分享道,当地不仅建立隆窑遗产博物馆,开发多种陶制艺术摆件,推动“产业+文旅”融合,还搭建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创新飞地”,与浙江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发中心,重点开展10项技术攻关、已申报44项实用新型专利;与知名玻陶科学家、企业家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定期举办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各类活动,持续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目前,隆昌玻陶产业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户,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6个,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川渝毗邻地区优势,隆昌与重庆荣昌区签订“玻陶联姻”协议,通过原料共享、技术互通、市场共拓实现延链补链。肖峰表示,隆昌接下来将继续坚守匠心、拥抱创新,联合荣昌共建“中国西部玻陶产业之都”,让玻陶产业走向世界。(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