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件文物揭秘“地下故宫”,永寿宫新展开幕

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年来,最深的一道沟足有4.5米深。考古人眼里,这是跨越约700年的时间窗。残砖瓦块、碎瓷片等破土而出。考古人眼里,这些是元大都的建筑、明清两代可追溯的匠心,还有东西方技艺的切磋和匠人们的菜单。11月3日,“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在故宫永寿宫开幕,166件文物揭开一段北京城秘事。

展览主角是造办处旧址,内务府以北、慈宁宫建筑群东南区域。这里紧傍三大殿,在各个时期都曾是各种重要宫廷建置的选址之地。自2020年启动考古发掘,这里取得了紫禁城考古迄今为止最为丰硕的成果,为阐释故宫建筑历史文化价值,丰富北京建筑史等提供了最新的考古实证。

最显著的成果浓缩在一面展墙上——1:1复原的编号JP24解剖沟截面。重重叠叠的铲痕上,墙基等元明清三代遗迹交错重叠分布;金代至清代的建筑构件、陶瓷、动物骨骼等遗物零星冒头。

“这一眼,700年。”故宫博物院考古部主任徐海峰诗意形容这面土墙,“北京是典型的古今重叠型城址。我们熟悉的红墙黄瓦、青砖地面下,密布着几个时代的营造、改建、废弃的痕迹。”

细土沫里可以窥探“千年工程”的气派。“明早期紫禁城外朝西路的建置,官修文献惜墨如金。此次发掘找到了3座明早期建筑,运用的建筑技术代表了永乐时期官式建筑的高规格基址做法。”徐海峰说,这里还发掘出了一座明中晚期建筑,面阔九间。

砖瓦虽残,记录着生生不息的传承往事。出土的多件元代龙纹模印砖残件,纹饰与金上京出土模印砖相似;清代的龙纹勾头、滴水等琉璃瓦件延续着明早期奠定的模式……徐海峰说,这里确认了多处元明清营造叠压的局面。出土的早期建筑构件中,金代构件占比甚至超过元代,证明了金中都北郊离宫建筑群与故宫在空间上的邻近。“这也是一种古人的环保意识。明代匠人也将前代建筑遗存集中消纳,并在此基础上夯筑紫禁城的基础,后世的营造又不断叠压最初基础。所以故宫的地面不断被抬升,直到现在的高度。”

老物件还定格着当年的“新质生产力”。明早期官式建筑打地基,多以黏土层与碎砖瓦层交替夯筑,这种“千层糕”结构酷似现代建筑的基础底板,减少建筑发生局部沉降的可能。砖上发现了多处戳记,记载着烧制时间、地点与窑户等信息。这是当时的溯源管理系统。

作为清代巧匠汇聚地,存在了236年的造办处里,绝活儿更是数不过来。徐海峰指着一柜子出土玻璃残件举例:“橄榄绿玻璃残片、绞丝玻璃残块,还有蓝色的玻璃吊坠,见证着玻璃在清代的发展。康熙在造办处建立玻璃厂后,这种当时的新兴工艺材料开始被各传统匠作门类融合。出土玻璃制品种类丰富,钟表附近出土量最大。”

匠人的生活日常也被从土里解读出来。通过土样浮选、骨骼物种等研究方式,当年“打工人”的饮食构成揭秘:家猪、羊、牛、鸡、鹅都上桌了,偶尔还会吃螃蟹、贝类等水产食物。匠人还抽空将吃剩的骨头加工成酒令牙牌,日常娱乐。

徐海峰说:“地层如史书,考古就是将书页从历史的尘埃中层层揭示。过去5年,考古人遵从‘最小干预’的原则,利用一些稍纵即逝的窗口,窥探、读懂这些痕迹,还原清代造办处的前身。明年,更精细化的考古还将继续。”

展览将从11月4日起面向公众开放,展期3个月。

来源:北京日报

2025未来设计师创新创业赛义乌小商品设计大赛圆满落幕

近日,第13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创新创业赛之第八届“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杯国际小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后文简称“创新创业大赛义乌小商品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浙江义乌成功举办。

进入总决赛的50支队伍围绕企业选题要求展开了详尽的汇报,充分展示了设计思路、市场分析、成本控制与落地成果,展现出优秀的创新创业素养与综合表达能力。通过激烈角逐,并经过由评审专家团队的现场提问和评定,结合前期的预赛成绩和产品销售业绩,最终江西财经大学凭借作品《Puff Pony-噗噗小福马》斩获大赛最高荣誉—“金鹁鸪奖”,并赢得30万元人民币奖金;南京林业大学《喵堡Catburger》和沈阳大学《萌趣多面盒》分别夺得银奖,各自赢得10万元人民币奖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猫猫神庙》、江西财经大学《抱颈鸟绵眠枕》和景德镇陶瓷大学《AURAFLOW》分别获得铜奖,各自赢得大赛5万元人民币奖金。以上选手同时获得未来设计师大赛全国赛一等奖,其他参赛作品亦荣获全国赛一、二等奖。

本届赛事在百万奖金基础上,还特别增设了AI专项奖,共评选出金、银、铜及新锐奖11名,最高奖金1万元人民币。该奖项可与大赛原有奖项兼得,有效激励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创新中的深度应用。

10月22日,举办了创新创业大赛义乌小商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组委会及义乌市相关领导和专家代表为获奖选手和高校颁发了奖牌。典礼尾声,未来设计师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郭清胜与义乌市相关领导、合作单位代表共同启动了2026新一届大赛。这场启动仪式,不仅标志着本届大赛圆满收官,更象征着“以赛引才、以赛促产”的创新接力在义乌迈入新阶段。

未来设计师大赛一直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携手多家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共同举办专项赛,在艺术类竞赛中率先推出创新创业赛,以企业当季的研发需求作为赛题,旨在锻炼大学生的设计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为企业提供符合时效落地的方案,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的融合,得到了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本届创新创业赛义乌小商品设计大赛由未来设计师大赛组委会和义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办。大赛在全国设有东、南、西、北、中五大赛区,自今年3月启动,于6月10日截稿,覆盖全国 近500 所高校 ,其中既有985综合性大学也有顶尖美术学院,参赛规模再创新高 。历经四轮竞赛的层层选拔,近百位专家参与评审,最终50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大赛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的办赛机制,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紧密合作,将产品销售额纳入决赛评分体系,构建了从“创意—生产—销售”全链路的创新创业教育闭环。

来源:半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