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周启动 活动将持续至6月1日

5月29日,在端午佳节到来之际,百余名中外嘉宾齐聚亮马河文化经济带上的北京郡王府,在曲韵悠扬中拉开了2025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周的序幕。本次活动以郡王府为主会场,联动华贸中心分会场,打造集品茶、听戏、体验、消费于一体的茶文化盛宴。活动将持续至6月1日。

从“茶与世界”、到“茶与城市”、再到“茶与人文”,北京朝阳已连续举办三届茶香品牌活动,始终坚持“与世界共享一杯中华好茶”的恒定主题,不断擦亮“中国茶”这一杯传递给世界的文化名片。为展现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与在地生活方式,本届茶香文化周以“中国茶·中国戏·中国潮”为特色主题,通过“喝茶看戏”,讲述“一茶一戏一城”的生动故事,结合茶戏演艺、在地文化、非遗国潮等多元“茶+”文化消费业态,实现由“文化展示”向“消费联动”的全方位升级,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和“茶香之城”建设。

“王府茶局”以茶待客 新茶饮市集免费开放

近百家茶商带来国际名茶、各地风味及茶衍生产品

具有清代建筑特点和园林特征的北京郡王府,是亮马河周边充满古韵的文化地标。茶香文化周期间,郡王府茶香正浓,市民游客可购票进入府内沉浸式体验“王府茶局”,感受“一步一景,一茶一坐”的闲适悠然。茶香文化周战略合作伙伴“中茶”带来绿茶、白茶、普洱茶、红茶等多种品类好茶,鼎白、日春、武夷星、正山堂等知名茶品牌,京、闽、江浙、粤、滇、桂、疆等国内各派系“各具风味”,吸引市民游客现场品尝,将心仪好茶带回家。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茶艺茶道、紫砂壶制作、茶菓子制作等体验活动,解锁人与茶的多种互动玩法。以郡王府的清代古建筑为背景,皇家茶馆“四面荷风”演绎楼亭水榭的中式浪漫。在户外露营品茶区,则有不少游客围坐在茶席上以茶会友,享受难得的松弛时光。

在郡王府府前广场,一场“闲来茶肆”茶文化市集于5月29日免费面向公众开放,包括奈雪的茶、霸王茶姬等茶饮品牌,新西兰、尼泊尔、斯里兰卡、南非、阿塞拜疆等国际风味茶,云南、贵州、台湾等各地特色茶,以及茶衍生文创等70+现代茶品牌,激发年轻态茶饮消费活力。

华贸中心作为本届茶香文化周的分会场,在北京华贸中心丽思卡尔顿下沉花园举办“浮香茶市”,丽思卡尔顿酒店、北京宴、竹叶青、雨林古树茶、喜茶、T9 Tea等十余家餐饮企业、知名茶企和新茶饮品牌,提供茶饮特调、DIY茶饮试调、茶艺表演等茶体验。

京剧、越剧、南音、昆曲等剧目好戏不断

打造全天候“茶戏共赏”情景体验

茶馆里听戏,戏楼上喝茶。喝茶看戏,是古人的生活浪漫所在,也是现代人全新的社交方式。伴随着茶香氤氲,郡王府内丝竹声声,好戏连台。步入前院,京剧、越剧、南音、民乐等表演轮番登场,演出间隙还可以来银安殿体验宋式点茶、潮州工夫茶以及西湖龙井制茶技艺,感受千年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行至中院,苏州评弹等传统曲艺相继献唱,六一儿童节当天,后寝宫西侧草坪还将迎来“小茶人”萌趣表演,用童真演绎茶道美学。沿连廊而行,忽闻昆腔婉转,尽显江南雅韵;转角又遇西域风情,新疆歌舞与绘本剧演出欢乐不断。倚栏而望,水面戏台上茶花香琴融合表演引人入胜,而当夜幕将至,绚丽光影映衬飞檐斗拱,传统剧目与民乐演奏更显韵味悠长。茶香文化周期间,郡王府将延长闭园时间至21:00,为游客提供更多夜间赏园时光与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国家级非遗、国潮文创与茶产品跨界融合

茶消费活力赋能“茶+”新业态

茶内有味,茶外有韵。本届茶香文化周将茶文化、非遗技艺与国潮元素相融合,营造古今对话的美学典范。精心打造“非遗萃”专区,汇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之作,集中呈现北京玉雕、花丝镶嵌、银饰锻制、建窑建盏等精美作品,其中玉雕茶壶系列、大型银雕屏风部件为首次对外公开展示。全球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陶瓷类项目——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携国礼同款亮相郡王府,并现场制作瓷坯。此外,还有老北京手工艺品毛猴、掐丝景泰蓝、螺钿制作、葫芦烙画、漂漆工艺、传统剪纸、手工扎染、新疆地毯织造等非遗项目,生动展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内涵。时值端午佳节,绣楼外现包现煮的嘉兴粽子广受欢迎,游客可近距离观看指尖上的非遗技艺,体验端午习俗,共祈福顺安康。

除了传统的非遗体验外,本届茶香文化周融合了国风妆造体验、科技MR体验、美学沙龙、颂钵疗愈、花道香道等内容,朝阳文旅自有文创品牌“潮有范儿”联动上新茶香文化周官方文创,推出茶粽、抹茶冰淇淋、好运香囊、主题陶瓷杯等节事新品。郡王府码头策划“茶多酚漫游”,将举办宠物游园会、落日派对、昆曲跨界分享会等活动,持续丰富新式茶文化社交体验。

来源:中国日报网

在北京品饮世界茶 2025北京“一展两会”开幕

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徐婧)2025“北京国际茶业展 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交流会 北京泉州茶宣传推介会”(简称2025北京“一展两会”)23日在北京展览馆和马连道茶叶街开幕。本届活动聚焦“提振消费”,全面呈现中国茶产业发展成果,打造茶品牌盛会。

  本届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展览馆承办。今年的主题为“以茶结缘,相聚北京城;以诚会友,品饮世界茶”。本届展会为期4天,将持续至26日。

本届活动在继续举办开幕式、专题推介会、茶产品与包装调查推选等多项主题活动的同时,创新举办“三茶统筹-茶香瓷韵”泉州专场推介会及“纪念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创制150周年推介会”等活动;福安市、苏州市吴中区等地方政府也将举办专题推介会,为京城百姓提供品鉴良机;“万名小茶人逛北京大茶展”活动将在往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为青少年搭建寻找茶趣、了解茶文化的舞台。

  展会聚焦本届主宾城市泉州的茶业与配套产业特色,搭建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视听新生态。除了设置城市主题展区、茶产业展区、茶文化展区、农业科技展区等常规展区以外,专门安排了茶、香、瓷技艺互动体验区、闽南红砖墙拍照打卡区、蟳蜅“簪花围”迎宾接待区等。集中展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茶罐、陶瓷香器、茶宠、瓷花、香薰等融合文创新品,以及制茶大师、陶瓷大师、制香大师携手创作的主题套装等。

本届展会的参展商首次参展率达30%,以首发经济赋能茶叶消费结构升级。林芝携雪域高原生态茶破界而来,以墨脱茶园诠释纯净基因;武夷山、建阳、扬州等展区首次参展,共展茶产业多样风采。同时,湘茶集团、金羽兰茶、凤庆陈升红等茶企悉数同台,展会映射中国茶业生态的蓬勃脉动,以多元基因交融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当天下午的“一展两会”专题推介会中,北京市西城区与福建省泉州市进行深度推介。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西城区聚焦产业升级,推动茶与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深度融合,统筹谋划推进茶产业布局优化、空间拓展和品质提升,用科技赋能马连道发展。

  为方便市民在马连道茶叶街体验区和北京展览馆展区分别体验,活动每天安排班车往返于马连道和北京展览馆,以实现两区域开展各项茶文化互动、体验及促销活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茶和天下·雅集”暨“江西日”活动在摩洛哥举行

 新华社拉巴特5月10日电(记者霍晶)“茶和天下·雅集”暨“江西风景独好”摩洛哥“江西日”活动9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行,120余名中摩各界嘉宾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摩洛哥茶和咖啡产业协会提供特别支持。

  江西省省长叶建春在致辞中围绕茶文化、陶瓷艺术以及非遗文化三张名片,向嘉宾介绍山清水秀、文化灿烂、充满活力的江西。他表示,此次江西与摩洛哥的文化对话,相信一定能够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希望双方发挥各自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开放合作。

 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在致辞中邀请摩洛哥嘉宾到江西走一走。他表示,当前中摩关系呈现积极发展势头,江西省在航空工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传统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都具有优势,希望能与摩方拓展合作机遇。

  活动期间,除了中摩两国茶艺师同台展演,还举行了“江西风景独好”旅游推介会、“如画江西 风景独好”图片展、“瓷上新韵”江西陶瓷展、“青花兰韵 遇见江西”茶文化展和江西非遗展演等活动。

 5月9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行的“茶和天下·雅集”暨“江西风景独好”摩洛哥“江西日”活动现场,来宾参观“如画江西 风景独好”图片展。

来源:新华社

台青在江西:在千年瓷都遇见“瓷茶情缘”

 “台湾乌龙茶香气馥郁又轻盈如春雾,武夷岩茶则有较重的焙火香,庐山云雾喝起来似有‘江西小炒’的锅气,而西湖龙井则能感受到杭州的秀气。”正是春茶争鲜上市好时节,定居在江西景德镇的台湾青年陈奇桢在茶香氤氲间说起自己与大陆的“瓷茶情缘”。

陈奇桢在茶室内泡茶。

陈奇桢的父亲是台湾早期的陶艺创作者,从手捏壶到釉里红碗再到现代磨釉,陈奇桢见证着父亲始终追求“用器物传递美”的过程。受家庭熏陶,陈奇桢自幼便接触陶瓷与茶叶。2009年,她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了“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有许多年轻且充满创意的陶艺家,也有立足仿古创新的匠人,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艺术家,这里的创作生态令人着迷。”在陈奇桢的回忆中,她刚到景德镇时,这座城市似乎还未褪去工业城市的粗粝感。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力量加入景德镇,这座城市也有了更多让她留下来的理由。

陈奇桢介绍父亲的陶艺作品

 “学茶最初是为了更好理解茶器,但茶叶丰富的香气世界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彻底征服了我。”在陈奇桢看来,瓷器与茶叶,本就无边界,小小的一片茶叶里却内含乾坤。

  现如今,陈奇桢在景德镇一家公司负责茶叶采购的把关与评鉴。正值春茶上市,陈奇桢最近把时间都交给了跑茶山、与制茶师交流以及鉴茶上,有时自己也参与制茶。

  在陈奇桢的茶室内,茶园刚刚送来的一批新茶正等待着评鉴。四个专业的评鉴杯在桌上一字排开,茶汤的汤色、茶叶的香气与形态一目了然,经过一轮轮评鉴,最佳状态的茶将会送到消费者手中。

  “茶也是我认识大陆的媒介之一。”陈奇桢称,不论是离景德镇近的浮梁红茶,还是距离较远的凤凰单丛茶,跑茶山、寻茶香现在是她的日常工作之一,每座茶山也让她见识到了大陆各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每种茶叶都有自己的生长环境,也有最适合自己的制茶方法,像台湾的冻顶乌龙就是独特风土与工艺的结晶。”陈奇桢表示,想把这缕台湾的“清香”带给大陆茶友,也期待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茶叶与制茶工艺能碰撞出更多火花。

  与自己的茶艺老师一样,陈奇桢如今也常常往返海峡两岸。在她看来,不论是何种文化与技艺,都需要不断交流,如果一直墨守成规,可能会变成一潭“死水”,在与大陆茶友及制茶师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了更多灵感、了解了更多知识。

陈奇桢在镜头前为大家介绍台湾茶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台湾的四季春茶,这是一款高山乌龙茶。”自称是i人(性格内敛)的陈奇桢如今每周都会定期直播,她表示,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把这当成是自己与年轻消费者对话的窗口。

  “还有很多茶山等着我去探索,现在想专注于制茶与品茶。”谈及对未来的打算,陈奇桢表示,自己期待两岸之间的茶文化能有更多交流。

来源:中国新闻网

第十七届云茶博览交易会开幕 推动茶文化普及与传播

昆明4月25日电 (记者 韩帅南)25日,第十七届云茶博览交易会在云南昆明开幕。本届展会以“绿色云茶·天下普洱”为主题,将举办12场专业交流、新品发布和产销对接等系列活动,促进产业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茶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4月25日,一位参展商在第十七届云茶博览交易会上冲泡德昂酸茶

地处中国西南的云南是中国茶业大省,世界茶树核心起源地和最早的茶文化发祥地之一。2024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800万亩,产量58.6万吨,均居全国第一。在“2024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普洱茶”区域公共品牌的品牌价值达83.53亿元,居第二位,品牌带动力、品牌传播力居首位;“滇红茶”品牌价值47.6亿元。普洱茶和滇红茶两大公共品牌驰名中外,成为云南茶产业的重要名片。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赖轶咏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近年来,云南以“三茶统筹”为引领,通过政策激励和主体培养、品牌培育、市场拓展等有效措施,实现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绿色有机认证茶园面积全国第一。同时,坚持生态优先,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推动云茶产业以多元业态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我们期待与各位嘉宾共品普洱陈韵,感受‘越陈越香’的岁月馈赠;共探产业未来,在科技创新、文化融合、市场开拓中寻找合作机遇。”赖轶咏说。

4月25日,一位主播在第十七届云茶博览交易会通过直播介绍茶产品

 本届展会面积达3万平方米,开放3个展馆,参展企业500余家,展品类型涵盖普洱茶、红茶、绿茶、白茶等优质茶类,覆盖紫砂、陶瓷、茶包装、茶机械、茶技术、新式茶饮等方面。展会现场还创新打造景迈山非遗主题展示区和云南茶叶新品展示区,以沉浸式体验集中呈现景迈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云茶博览交易会自2006年首展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六届,成为普洱茶、滇红茶市场的重要风向标,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茶商、茶叶爱好者和专业买家广泛参与。

来源:中国新闻网

第十八届京港北京茶博会4月18日开幕:春茶唱主角,非遗添风彩

4月18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简称“京港北京茶博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作为“北方春茶旗舰展”,此次茶博会展览面积达 2.4 万平方米,共设置 1300 余个标准展位,吸引了 700 余家茶叶茶具企业参展 。其中,西湖龙井、恩施玉露、福州茉莉花茶、大佛龙井等 10 余个国内知名产区纷纷组团亮相,展示各地特色春茶。更有十数位非遗传承人在现场亮相,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向观众展现传统制茶技艺的独特魅力,为这场春茶盛会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

春茶唱主角,消费热度高

北京,作为全国春茶消费的重要风向标,在北方春茶市场占据着核心地位 ,吸引着各地茶商与消费者的目光。此次茶博会,无疑成为了春茶展示与交易的绝佳舞台,现场春茶消费热度持续高涨。

在西湖龙井展团,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杭州茶厂有限公司等10 家核心产区龙头企业带着 2025 年西湖龙井新茶展出,吸引众多消费者驻足品尝、咨询购买。

除西湖龙井外,大佛龙井、安康富硒茶、泰顺三杯香、霍山黄芽等各地名茶也纷纷亮相。大佛龙井凭借翠绿的外观和持久的栗香,吸引众多消费者品尝;安康富硒茶因富硒土壤孕育出的独特风味,让观众直呼 “喝到了大巴山春天的元气”;泰顺三杯香春茶在茶艺师的冲泡下,芽叶舒展,呈现 “一沉二浮三沉” 的美妙舞姿,不仅让消费者品味到春茶的鲜爽,更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

不少参展商表示,开展之后,前来咨询、购买春茶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成交量可观。一位来自浙江的茶商兴奋地说:“这次带来的春茶很受欢迎,尤其是几款明前茶。

非遗传承,为茶叶注入人文内涵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翟虎渠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文化破圈” 已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而茶博会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本届茶博会不只是茶叶盛会,更是非遗文化的展示舞台。

在西湖龙井展区,戚英杰、卢江梅、周生德等 10 位西湖龙井非遗传承人齐聚现场,通过冲泡演示、产品讲解、品鉴互动等形式,与观众展开热烈交流。他们手法娴熟,从投茶、注水到出汤,每一个步骤都精准而流畅,将西湖龙井 “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西湖龙井展团负责人介绍,今年特别安排十位非遗传承人同场展示,是希望通过非遗传承人与观众的互动,展现西湖龙井制茶记忆的“活态传承”。这种 “活态传承” 强调非遗在原生环境中的动态延续,让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通过实践实现传递、传播,保持其“活着” 的 “活力” 状态 。

同样的 “活态传承” 也在福州茉莉花茶展团精彩上演。非遗传承人王德星现场演示 “茶花拼和” 技艺,与北京茶客交流互动,演绎非遗魅力,展现非遗活力。

本次茶博会将持续至4月21日,为期 4 天,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中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北京京港环球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等联合打造。现场展品丰富多样,涵盖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六大茶类等各地特色茶品 ,以及紫砂壶、陶瓷茶具、银壶、茶服等各类茶具及茶周边产品,还将举办宋式点茶斗茶大赛,“与子同袍茗动天下”汉服模特大赛,,万人评茶邀请赛等 10 余场活动,全方位满足茶友的多元需求。

第十八届京港北京茶博会不仅是春季茶交易的 “超级市场”,让消费者能够一站式购买到心仪的茶品与茶具,更是茶文化传播的 “立体课堂”。西湖龙井、福州茉莉花茶等展团掀起的非遗传承 “活态风”,既展现了大师们的匠心独运,又彰显了茶的多元魅力,为北京茶叶市场注入了文化与商业的新势能。

来源:东方网

赣江观澜:景德镇“文化磁场”何以历久弥新?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当周杰伦的《青花瓷》响起时,很多人下意识就会想到春雨绵绵的景德镇,当典雅的钴料蓝与纯净的瓷胎白交相辉映,便成就了元青花的百年佳话。

  不过,景德镇可不只有好瓷,还有好茶、好戏,穿越悠悠的历史长河,逐渐形成瓷文化、茶文化、赣剧文化等文化瑰宝,共同形成了景德镇独具特色的“文化磁场”。

  跨圈创作古窑复烧 让陶瓷文化“活”起来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热映,哪吒、敖丙、申公豹等动漫形象颇受观众喜爱,走进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景德镇高级陶瓷美术师许克文左手持杯、右手握笔,一笔一画之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国漫人物跃然“杯”上。

  “将工笔与写意相结合、青花与釉下高温颜色相搭配,把绘画、书法、陶瓷结合在一起。”许克文一边创作一边介绍,《哪吒之魔童闹海》是国漫文化的代表、瓷器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传统与潮流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希望借此创作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小小的杯子握在手中,典雅素净、温润如玉,主体部分是俏皮可爱的哪吒形象,背景则是仙气飘飘的祥云,既可以观赏把玩,也可以执杯品茗,国漫人物邂逅青花瓷,这是独具匠心的跨圈创作。

  许克文是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工匠艺人的缩影。据了解,2009年起,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就提出了“历代瓷窑炼就千年瓷都,系列复烧彰显中华文明”的口号,200多位工匠艺人坚守在手工制瓷生产线上。

  经过不懈努力,古窑先后复建复烧了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明清御窑等13座历代典型瓷窑,生产出不计其数的古窑复烧产品以及其他优秀文创产品,圈粉无数外地游客。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保持它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我们通过古窑复烧让历史‘活’起来,向世界生动讲述陶瓷故事,彰显中华文明。”文博研究馆员、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说。

  因势利导扬帆出海 让浮梁茶“香”起来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琵琶行》,揭开了浮梁茶业鼎盛一时的冰山一角。

  浮梁,位于江西景德镇市。《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占当时全国茶叶税收总额的八分之三。

  民国四年(1915年),“天祥”茶号的浮梁工夫红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金奖,被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之一。

  如何擦亮浮梁茶这一“金字招牌”?浮梁县委、县政府将茶产业作为全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力推进,成立了茶产业发展中心,出台了“振兴茶产业十条激励措施”等,每年投入1100万元推动浮梁茶产业的产业培育、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相关活动,扩大“浮梁茶”区域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图为浮梁茶农在采茶。程万海 摄

  2006年12月,“浮梁茶”证明商标注册成功,2023年,“浮梁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3.07亿元。截至2024年,浮梁县共有茶企6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98家,茶园面积达20.65万亩,茶叶年总产量1.41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4亿元。

  随着“浮梁茶”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江西浮梁贡茶叶有限公司、浮梁县昌南茶叶有限公司等茶企加快扬帆出海步伐,通过自营出口、委托出口等方式,向东南亚、欧洲等地出口大宗茶800多吨,出口额突破300万美元,“浮梁茶”在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地香气四溢。

  中西结合改编名剧 让乐平赣剧“新”起来

  “喜今日孤王我,八十寿诞举国欢庆,怎奈是年华已逝不少年……”西方故事、中式舞美、赣剧饶河腔,这出由江西省乐平市赣剧团创作演出的大戏,改编自莎士比亚著名悲剧《李尔王》。

  为适应中国戏曲的艺术特点,适应观众的观赏习惯,赣剧《李迩王》根据中国观众审美习惯和道德观,将故事剧情假定为遥远的中国古代,强调家庭伦理道德与善良等主题。

  据了解,赣剧《李迩王》的创排,是继20世纪90年代江西省赣剧院排演根据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改编的《杀宫遗恨》之后,古老赣剧与世界名剧的又一次握手。

图为赣剧《李迩王》剧照。乐平市赣剧团供图

  如何让传统戏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近年来,乐平市围绕“抢救一批濒危剧目、整理一批赣剧文献、推出一批赣剧精品、培养一批赣剧专才、认定一批传承基地、开展一批惠民活动”目标,不仅复排多部经典剧目、创排新剧《瓷心》等,还积极推进赣剧进校园、进乡村,全面普及推广赣剧文化。

  乐平市赣剧团团长程慧介绍,赣剧团现有演职人员66名,其中二级演(奏)员10人、三级演(奏)员36人,不仅有花脸胡海栋、花旦刘凡等“70后”中坚力量,还有花脸梁子杰、花旦刘瑛等“90后”青年力量,“80后”“90后”演员人数占总人数的60%,通过老中青三代人的接续努力,成功实现乐平赣剧薪火相传。

  景德镇市委书记胡雪梅在景德镇市文化传承创新座谈会上表示,将不断加强文化阐释、研究、宣讲、交流等专家队伍建设,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多领域演绎、多元化融合、多渠道展示、多语种讲解,让景德镇成为更具时代吸引力的“文化磁场”。

来源:中国新闻网

“茶缘·中巴友谊园”在巴西里约举行开园仪式

为庆祝中巴建交五十周年,“茶缘·中巴友谊园”16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内举行开园仪式。中国驻巴西大使祝青桥、巴西文化部部长梅内塞斯、巴西央行候任行长加布里埃尔等百余名中巴友好人士代表出席了开园仪式。

总台记者 曹璇:200多年前,首批中国茶农不远万里把茶树种和茶树苗带到巴西里约植物园,从此种下了中巴友谊的种子,如今,“中巴友谊园”的落成鼓励着两国人民在未来的交往中,把美好的友谊延续下去。

活动上,中巴嘉宾共同为“茶缘·中巴友谊园”剪彩,标志着中巴友谊园中“茶之道”展览正式开幕。

巴西文化部部长 梅内塞斯:中国文化传播到巴西,巴西文化在中国也得到认可。我认为这对我们双方来说是非常积极的信号,可以更多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传统。

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园长 塞尔吉奥·贝塞尔曼:在巴西,我们说中国茶是Cha。我们欣赏很多茶,我们很喜欢中国茶。“茶缘·中巴友谊园”项目将是一个向所有巴西人展示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的机会。因为里约植物园每年接待约10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巴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