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文物瑰宝在武汉展出

武汉9月23日电 (梁婷 宋若虹)“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23日在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幕,来自长江沿线9个省、直辖市,37家文博单位的160件文物瑰宝集中展出,展现长江文明从起源、蓬勃、鼎盛到传承不息的发展脉络。

  此次展览按玉器、漆木器、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五大器物体系脉络,细分为五个单元,串联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明发展历程、器作工艺特色与艺术成就,呈现长江古代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展出的玉器精品不仅包括来自大溪、良渚、后石家河文化的史前玉器,还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精雕细琢的楚式玉器。

展览展出的猪形酒具盒,是战国时期楚国漆器的典范之作。(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供图)

  长江流域漆文化是中国漆艺发展的重要源头和核心区域,被称作跨越八千年的美学史诗。展览重点展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漆器精品,以楚国漆器和汉长沙国、广陵国漆器为主,展现长江流域漆文化的独特风貌和审美意趣。

  长江流域古代青铜器集神秘浪漫和灵动于一体,展览展出来自上游巴蜀文化、中游曾楚文化和下游吴越文化的代表性青铜器精品,再现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壮阔图景。

  此外,中国最早的陶器诞生于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陶瓷器单元梳理了近万年来长江流域陶瓷器发展史。从早期新石器时代高庙陶器、陶向瓷过渡的商周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到唐以后长沙窑瓷器和各名窑出产的青瓷以及明清时期御窑彩瓷

此次展览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承办,是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推出的重磅展览之一。

来源:中国新闻网

湖北荆州古城考古获新发现 出土大量唐宋瓷器

武汉1月13日电 (记者 梁婷)记者13日从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获悉,荆州唐宋考古获新发现,共发掘唐代以来遗迹145处,出土3000余件类型丰富、材质各异的器物,其中包括大量唐宋瓷器。

湖北龙凤庄遗址出土的唐代青釉褐绿彩瓷碗。 (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供图)

  龙凤庄遗址位于荆州古城公安门西侧。2024年,荆州博物馆在龙凤庄遗址开展考古工作,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揭示了自唐代以来的7个文化层。

  据悉,龙凤庄遗址南部文化堆积最为深厚,主要时代为唐宋。其中,唐代陶瓷器以青釉瓷为主,典型有长沙铜官窑瓷器,多为青釉褐绿彩、绿釉,器型有碗、盘、执壶、盂、水注、灯盏、瓷塑等;五代陶瓷器,典型有湖南衡州窑、长沙铜官窑青釉瓷;宋代陶瓷器有较多的茶具、酒器、文房用品和汲水器,瓷器以白釉、青白釉为主;明代陶瓷器以青花瓷为主,器型包括碗、盘、碟、高足碗、杯、盆、罐、壶等。

湖北龙凤庄遗址出土的宋代青白釉盘口执壶。 (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供图)

  本次发掘的唐代以来遗存中,包括水井、房址、道路、墓葬、窑、灶等。其中,宋代道路L3始建于北宋并沿用至明代,其使用材质、铺筑方式、附属建筑、路旁基址、内在构造等,为认识和研究荆州古城的城市布局和建筑提供了珍贵材料。

  相关专家表示,此次发掘出土遗物数量众多、特征明显、价值重大,尤以唐宋时期陶瓷器种类丰富、来源广泛,体现了当时荆州城商品经济和物流交通的发达,彰显了荆州作为长江中游地区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的历史地位。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