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陶瓷城市市长:以陶瓷为载体深化合作

景德镇10月19日电 (朱莹 李韵涵)“我们的城市有着800多年制作陶器的历史,景德镇有上千年的陶瓷制作历史,两个城市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共同合作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意大利蒙特卢波·菲奥伦蒂诺市市长西蒙·隆迪19日在江西景德镇说。

  当日,“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暨2025景德镇论坛”开幕,西蒙·隆迪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蒙特卢波·菲奥伦蒂诺市与景德镇可通过展会、集市和活动提高陶瓷“可见度”,并在陶瓷工业产业方面加深合作。

10月19日,江西景德镇,意大利蒙特卢波·菲奥伦蒂诺市市长西蒙·隆迪接受媒体采访。记者 刘占昆 摄

  来自意大利艺术之乡托斯卡纳的蒙特卢波,以生产高品质的陶器和陶瓷制品而闻名。西蒙·隆迪说,瓷器在文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透过瓷器可以让人更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城市。

  谈到参访景德镇的感受,西蒙·隆迪说,景德镇有非常多集市,游客通过购买集市上的瓷器,促成商贸关系,“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在这里瓷器真正成为沟通世界、连接世界各国民众的元素。”

  “通过集市,我看到景德镇各方面对陶瓷发展的付出和努力,在经济和人情方面对陶瓷从业者、集市的大力支持。也正是从这些地方,我理解了为什么景德镇能成为世界陶瓷圣地。”西蒙·隆迪说,在景德镇学到了陶瓷文化融入城市发展的好办法,并打算回去后分享、借鉴、推广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亮相意大利米兰

北京10月5日电  米兰消息:2025“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以下简称“新生万物米兰展”)3日在意大利米兰开幕。正值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该展览体现了中意悠久的文化交流成果。

 本次展览由阳光媒体集团主办、意大利中国理事基金会联合主办,以“历史绵延,社交不止”为主题,汇聚41位中外艺术家与15家参展机构的108件/组作品,将在塞尔贝罗尼宫(Palazzo Serbelloni)展出10天。

  据介绍,该展览由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联合策展,以“双线叙事”呈现“四大展区”,诠释东方现代美学,构建文化对话新范式。

  展览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其中,明线聚焦“宴会”“雅集”“茶会”“戏剧”四大经典社交场景,巧妙融入非遗元素,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现代社交场景中重焕生机;暗线则剖析社交过程中“人-行为-空间”三者的动态交互,紧扣“相逢”“相识”“相知”“相望”四个情感阶段,引领观众从情感共鸣与场景体验的双重维度,感知非遗的当代价值与独特魅力。

 展览分为“相逢·宴会”“相识·雅集”“相知·茶会”“相望·戏剧”四个展区。通过场景化叙事,无论是宴会“相逢”中的多元碰撞、雅集“相识”中的畅谈共鸣,还是茶会“相知”中的匠心对话、戏剧“相望”的永恒回望,都旨在传递“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互鉴而永恒”的理念。

中国驻米兰总领事刘侃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意两大文明古国虽相隔万里、语言相异、文化背景亦不相同,但同样悠久璀璨、饱含两国人民的智慧和匠心。本次展览集展出百余件中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作,通过人工智能和多媒体技术打造场景重现,为非遗作品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为古老文明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杨澜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器以载道,本次展览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古老的手工技艺,也用当代语言重构东方审美,兼具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它们为社交和情感沟通提供了场景和媒介,让人们在文化的镜像中不断发现自我。中国与意大利自古就有丰富而悠久的非遗、贸易及文化交流,‘新生万物展’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情感碰撞和精神共鸣。”

  3日,来自中意两国文化、商业、艺术、演艺等领域的百余位嘉宾共同见证展览揭幕。当晚,融合美食、美酒、音乐与非遗表演的“中意文化之光晚宴”在展览现场举行。展览期间, “婺风遗韵”分享会、泸州老窖·国窖1573“让世界品味中国-中意非遗社交美学与品牌全球化对话圆桌论坛”于4日、5日举行,现场观众可以近距离参与非遗体验与互动,共同探索非遗的别样魅力。(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风手工艺品在意大利诠释东西方文化交融

青瓷釉彩在佛罗伦萨的阳光下流转生辉,良渚纹样与文艺复兴之城相遇……5月1日闭幕的第89届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博览会见证了一场跨文明对话。在这一欧洲历史最悠久的手工艺盛会上,来自中国各地的百余件创新手工艺品,以传统与当代交融的姿态,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书写生动注脚。

  “传承上千年的越窑青瓷工艺和这西湖龙井茶,正是品味中华文化的绝佳搭配。”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展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甄景虎手持青瓷釉茶具,向外国观众展示这项非遗工艺品的独特花纹。现场绘画教学、品茶体验……展台被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建德市铜师傅铜艺术品展台上,《变形金刚》里的标志角色“大黄蜂”与《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雕像各展风采;《功夫熊猫》铜像既保留动漫特征,又融入“失蜡法”铸铜工艺。展台负责人徐佳颖说,企业与全球数十个IP达成合作,用传统铸铜技艺讲述世界故事。

  意大利策展人劳拉·兰齐尼协助多个中方展台布展。她说,参展手工艺品蕴藏着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展现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特色。“中国手工艺品参展为西方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从参观人数和观众的热情程度看,这种文化交流很受欢迎。”

  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生罗惠钰的个人展台,一个个别具创意的葫芦形挂饰引得游客驻足观看。据罗惠钰介绍,她的展品都是按照中国古风工艺品建模后,用工业级塑料作为原料,通过3D打印机制作而成。作品质地轻盈,遇光还能淡淡地闪烁,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当地观众弗朗切斯科说,他被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深深打动,购买了油纸伞、画扇以及手工项链等标志性中国手工制品,此行“收获满满”。

  在意大利手工艺品展区,也能惊喜地看到中国元素。在一个当地陶瓷工作室的展位,制作精美的白瓷器引得人们争相询价购买。品牌创办人桑德拉·奥利维耶里告诉记者,自己17岁去北京参加文化活动时第一次接触到陶艺并从此爱上了这门技艺,进而在2021年创立了个人的陶器工作室。

  “中国的陶瓷工艺为我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我的作品风格也深受中国传统陶瓷器具的影响。”在奥利维耶里眼中,中国和意大利的文化交融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本次展会为期7天,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530余家参展商,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匠心之作。

  那些跨越山海而来的东方器物,正与文艺复兴之都展开新的对话——当青瓷遇见大理石,当水墨晕染油画布,人们对美的永恒追寻,正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温暖语言。

来源:新华社

国风手工艺品在意大利诠释东西方文化交融

青瓷釉彩在佛罗伦萨的阳光下流转生辉,良渚纹样与文艺复兴之城相遇……5月1日闭幕的第89届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博览会见证了一场跨文明对话。在这一欧洲历史最悠久的手工艺盛会上,来自中国各地的百余件创新手工艺品,以传统与当代交融的姿态,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书写生动注脚。

  “传承上千年的越窑青瓷工艺和这西湖龙井茶,正是品味中华文化的绝佳搭配。”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展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甄景虎手持青瓷釉茶具,向外国观众展示这项非遗工艺品的独特花纹。现场绘画教学、品茶体验……展台被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建德市铜师傅铜艺术品展台上,《变形金刚》里的标志角色“大黄蜂”与《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雕像各展风采;《功夫熊猫》铜像既保留动漫特征,又融入“失蜡法”铸铜工艺。展台负责人徐佳颖说,企业与全球数十个IP达成合作,用传统铸铜技艺讲述世界故事。

  意大利策展人劳拉·兰齐尼协助多个中方展台布展。她说,参展手工艺品蕴藏着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展现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特色。“中国手工艺品参展为西方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从参观人数和观众的热情程度看,这种文化交流很受欢迎。”

  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生罗惠钰的个人展台,一个个别具创意的葫芦形挂饰引得游客驻足观看。据罗惠钰介绍,她的展品都是按照中国古风工艺品建模后,用工业级塑料作为原料,通过3D打印机制作而成。作品质地轻盈,遇光还能淡淡地闪烁,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当地观众弗朗切斯科说,他被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深深打动,购买了油纸伞、画扇以及手工项链等标志性中国手工制品,此行“收获满满”。

  在意大利手工艺品展区,也能惊喜地看到中国元素。在一个当地陶瓷工作室的展位,制作精美的白瓷器引得人们争相询价购买。品牌创办人桑德拉·奥利维耶里告诉记者,自己17岁去北京参加文化活动时第一次接触到陶艺并从此爱上了这门技艺,进而在2021年创立了个人的陶器工作室。

  “中国的陶瓷工艺为我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我的作品风格也深受中国传统陶瓷器具的影响。”在奥利维耶里眼中,中国和意大利的文化交融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本次展会为期7天,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530余家参展商,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匠心之作。

  那些跨越山海而来的东方器物,正与文艺复兴之都展开新的对话——当青瓷遇见大理石,当水墨晕染油画布,人们对美的永恒追寻,正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温暖语言。

来源:新华网

国家文物局: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意大利返还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彩陶器。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施雨岑)记者11月9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近日从意大利回归祖国怀抱。

  据介绍,2022年10月、2024年4月,意大利文物宪兵分别向我国通报3件和53件其查获的疑似中国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根据专家鉴定和法律研判结果,向意方提供了翔实的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提出返还要求,意方决定返还上述56件文物艺术品。

专家表示,该批文物艺术品主要应为我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直接物质资料,汉代、唐代陶俑和元代陶兽提供了当时社会安定富足与开放包容的实物见证。

  国家文物局表示,将与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门就返还文物艺术品的保护修复、研究展示开展后续合作,以文物为桥梁和纽带,促进中意文明交流互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