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云茶博览交易会开幕 推动茶文化普及与传播

昆明4月25日电 (记者 韩帅南)25日,第十七届云茶博览交易会在云南昆明开幕。本届展会以“绿色云茶·天下普洱”为主题,将举办12场专业交流、新品发布和产销对接等系列活动,促进产业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茶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4月25日,一位参展商在第十七届云茶博览交易会上冲泡德昂酸茶

地处中国西南的云南是中国茶业大省,世界茶树核心起源地和最早的茶文化发祥地之一。2024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800万亩,产量58.6万吨,均居全国第一。在“2024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普洱茶”区域公共品牌的品牌价值达83.53亿元,居第二位,品牌带动力、品牌传播力居首位;“滇红茶”品牌价值47.6亿元。普洱茶和滇红茶两大公共品牌驰名中外,成为云南茶产业的重要名片。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赖轶咏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近年来,云南以“三茶统筹”为引领,通过政策激励和主体培养、品牌培育、市场拓展等有效措施,实现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绿色有机认证茶园面积全国第一。同时,坚持生态优先,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推动云茶产业以多元业态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我们期待与各位嘉宾共品普洱陈韵,感受‘越陈越香’的岁月馈赠;共探产业未来,在科技创新、文化融合、市场开拓中寻找合作机遇。”赖轶咏说。

4月25日,一位主播在第十七届云茶博览交易会通过直播介绍茶产品

 本届展会面积达3万平方米,开放3个展馆,参展企业500余家,展品类型涵盖普洱茶、红茶、绿茶、白茶等优质茶类,覆盖紫砂、陶瓷、茶包装、茶机械、茶技术、新式茶饮等方面。展会现场还创新打造景迈山非遗主题展示区和云南茶叶新品展示区,以沉浸式体验集中呈现景迈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云茶博览交易会自2006年首展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六届,成为普洱茶、滇红茶市场的重要风向标,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茶商、茶叶爱好者和专业买家广泛参与。

来源:中国新闻网

第十八届京港北京茶博会4月18日开幕:春茶唱主角,非遗添风彩

4月18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简称“京港北京茶博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作为“北方春茶旗舰展”,此次茶博会展览面积达 2.4 万平方米,共设置 1300 余个标准展位,吸引了 700 余家茶叶茶具企业参展 。其中,西湖龙井、恩施玉露、福州茉莉花茶、大佛龙井等 10 余个国内知名产区纷纷组团亮相,展示各地特色春茶。更有十数位非遗传承人在现场亮相,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向观众展现传统制茶技艺的独特魅力,为这场春茶盛会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

春茶唱主角,消费热度高

北京,作为全国春茶消费的重要风向标,在北方春茶市场占据着核心地位 ,吸引着各地茶商与消费者的目光。此次茶博会,无疑成为了春茶展示与交易的绝佳舞台,现场春茶消费热度持续高涨。

在西湖龙井展团,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杭州茶厂有限公司等10 家核心产区龙头企业带着 2025 年西湖龙井新茶展出,吸引众多消费者驻足品尝、咨询购买。

除西湖龙井外,大佛龙井、安康富硒茶、泰顺三杯香、霍山黄芽等各地名茶也纷纷亮相。大佛龙井凭借翠绿的外观和持久的栗香,吸引众多消费者品尝;安康富硒茶因富硒土壤孕育出的独特风味,让观众直呼 “喝到了大巴山春天的元气”;泰顺三杯香春茶在茶艺师的冲泡下,芽叶舒展,呈现 “一沉二浮三沉” 的美妙舞姿,不仅让消费者品味到春茶的鲜爽,更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

不少参展商表示,开展之后,前来咨询、购买春茶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成交量可观。一位来自浙江的茶商兴奋地说:“这次带来的春茶很受欢迎,尤其是几款明前茶。

非遗传承,为茶叶注入人文内涵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翟虎渠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文化破圈” 已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而茶博会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本届茶博会不只是茶叶盛会,更是非遗文化的展示舞台。

在西湖龙井展区,戚英杰、卢江梅、周生德等 10 位西湖龙井非遗传承人齐聚现场,通过冲泡演示、产品讲解、品鉴互动等形式,与观众展开热烈交流。他们手法娴熟,从投茶、注水到出汤,每一个步骤都精准而流畅,将西湖龙井 “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西湖龙井展团负责人介绍,今年特别安排十位非遗传承人同场展示,是希望通过非遗传承人与观众的互动,展现西湖龙井制茶记忆的“活态传承”。这种 “活态传承” 强调非遗在原生环境中的动态延续,让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通过实践实现传递、传播,保持其“活着” 的 “活力” 状态 。

同样的 “活态传承” 也在福州茉莉花茶展团精彩上演。非遗传承人王德星现场演示 “茶花拼和” 技艺,与北京茶客交流互动,演绎非遗魅力,展现非遗活力。

本次茶博会将持续至4月21日,为期 4 天,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中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北京京港环球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等联合打造。现场展品丰富多样,涵盖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六大茶类等各地特色茶品 ,以及紫砂壶、陶瓷茶具、银壶、茶服等各类茶具及茶周边产品,还将举办宋式点茶斗茶大赛,“与子同袍茗动天下”汉服模特大赛,,万人评茶邀请赛等 10 余场活动,全方位满足茶友的多元需求。

第十八届京港北京茶博会不仅是春季茶交易的 “超级市场”,让消费者能够一站式购买到心仪的茶品与茶具,更是茶文化传播的 “立体课堂”。西湖龙井、福州茉莉花茶等展团掀起的非遗传承 “活态风”,既展现了大师们的匠心独运,又彰显了茶的多元魅力,为北京茶叶市场注入了文化与商业的新势能。

来源:东方网

第15届北京茶博会开幕 北方茶展盛况再现

2023年8月17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琳琅满目的茶叶、茶器具、紫砂、茶服等展品与丰富多彩的现场活动,吸引了众多茶消费者与行业专业人士前来参观。

“秀”出品牌魅力 提振北方茶市场

作为老牌北方茶叶大展,北京茶博会是全国茶品牌云集、展示品牌魅力、挖掘商机促成合作之地。近500家茶相关品牌汇聚一堂,近20000万平方米的展厅中茶香四溢、热闹非凡。

活动当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活动区,安康紫阳、甘肃文县等茶区相继登台推介,展示产区茶品牌与茶品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品鉴、采购、洽谈。

北方茶展盛况再现 现场观众热情依旧

在第15届北京茶博会展会现场,展商们为观众冲泡着杯杯香茗,尽情展现自家产品的色香味。同一种茶,现场可以喝到不同产区、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的茶品,众多观众时时举杯品茗,沉醉于自己喜爱的茶品之中。

与茶香四溢的茶叶区相比,在茶器具、茶服展区,各式各色的茶服、银壶、茶杯、盖碗、茶具、茶装饰品等同台竞技,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本届北京茶博会将持续到20日,持续打造“中国风茶博会”品牌,后续将举办“2023中国茶文化与空间美学论坛”“唐煎宋点非遗茶文化盛世之旅”等活动,是观众学习、体验茶文化的好去处。

(总台记者 刘天思 魏雨彤)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上万种茶产品亮相!2023中国成都(秋季)国际茶业博览会10月19日开幕

10月11日,记者从2023中国成都(秋季)国际茶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中国成都(秋季)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将于10月19日—22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届茶博会以“茶和世界·共享美好”为主题,布展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来自国内外60余个产茶地区的800余家茶企参展,设置名茶馆、茶器馆、国际馆、茶文化活动区,参展产品超10000种,涵盖六大茶类、新式茶饮、茶器具等。

茶品牌方面,本次茶博会将重点聚焦本土品牌,天府龙芽、北川苔子茶、宜宾川红工夫等品牌抱团亮相,集中展示绿茶、红茶、花茶、藏茶等优势品类。其间,还将举办甘孜茶产业专场推介会、首届四川茶旅目的地直播大赛等专业活动,助推川茶融合发展。

茶品类方面,本届茶博会将举办“红茶消费节”,四川川红工夫红茶、安徽祁门红茶、斯里兰卡锡兰红茶、尼泊尔高山红茶等国内外重点红茶产区的产品将集中亮相。活动期间还将举办全国红茶斗茶大赛、红茶产业发展大会,促进红茶产业发展。

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更多消费者深入了解茶文化,有效拉动茶经济发展,本届茶博会将开展一系列的茶文化活动。“成都十二时辰·唐风宋韵茶事雅集”“首届盖碗茶文化节暨川茶技艺拜师大典”“第四届曼韵茶学堂·小茶人日” 等为重点活动。

此外,本届茶博会将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展会平台,与国内外茶行业组织及商贸团体开展对接会、推广会,促进品牌营销及贸易成交。

来源:四川在线

金秋十月厦门展会精彩纷呈 包括佛事展、茶博会以及艺术博览会等

  茶博会、佛事展、2023艺术厦门博览会……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商务局获悉,金秋十月厦门会展行业热闹非凡,多个重要展览即将开启。

  10月12日至16日,备受关注的厦门国际佛事用品(秋季)展览会、厦门国际茶产业(秋季)博览会将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秋季佛事展的展览面积达11.5万平方米,云集超1300家企业。本届秋季茶博会的展览面积达7.5万平方米,其中“国际标准展位”数量达3800个。

  10月20日至22日,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将迎来三个展览——厦门美妆供应链博览会、厦门印刷包装产业博览会、亚太电协大会及配套展览。其中,美妆供应链博览会同期将举办中国美妆供应链高峰论坛等10余场配套活动。印刷包装产业博览会同期将举办中国印刷包装高峰论坛等10余场配套活动。亚太电协大会同期设置两大主题展览——CEPSI亚太电协大会展览会、APSP亚太新型电力系统暨储能技术展览会,打造科技与专业迸发的国际盛会。

  10月26日至29日,2023艺术厦门博览会将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登场,目前已吸引近100家国内外优质画廊和当代艺术机构参与,邀请近1000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参展。10月下旬,厦门国际会展中心还有厦门taxi动漫文化节、2023厦门华夏家博会秋季展等展会,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在相关线上平台查询详情。

  此外,本月厦门宝龙艺术中心、磐基中心、鼓浪屿美院、思明区文化馆等也有丰富的展览登场。

  业内人士表示,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以来,厦门会展业全面复苏,既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来源:闽南网(海西晨报记者 叶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