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河北井陉“千年瓷乡”:窑火里的古瓷新韵

甘陶河与绵河环抱中的南横口村垴子街5号,“燕赵老字号”井陉“庆源成”瓷号设计总监王唯同正为一批新赶制的“中山茶具”手工拉坯。这些在外观设计上融入“战国第八雄”中山国元素的陶瓷茶具,代表着石家庄地域文化,深受来此观光的游客喜爱。

  始建于西汉的中国传统村落南横口,为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下辖村。这是一座有着千年制瓷历史的“陶瓷之乡”,曾是河北四大名窑之一——井陉窑的主要窑址之一。现“庆源成”瓷号所在院落,即是始于清咸丰年间的南横口瓷窑老商号“庆源成”所在地。

 创烧于隋代的井陉窑,盛于宋金,烧造历史近1500年,却直至20世纪80年代方为人知。这个在装饰工艺方面颇具特色,与邢窑、定窑窑址距离约百公里的窑口,一直隐匿于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其产品常被误认作“土定”“定西窑”等。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井陉窑的发现者孟繁峰曾在受访时表示,与邢窑、定窑、磁州窑不同,井陉窑窑址大多处于太行山深山区,环境较闭塞,故而导致其发现时间最晚。

  2013年,“井陉窑传统烧制技艺”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横口的窑火自宋金始,至今千年不熄。“庆源成”瓷号延续着井陉窑的古法烧制和手工技艺,瓷器呈现出原始拙朴的素美。“我们研发出多种泥胎、釉料配方,同时创新器型外观,讲究粗泥细作,尤其部分注入相关文化元素的作品,成为热销的‘文创伴手礼’。”“庆源成”瓷号负责人于会明说,瓷号每年生产陶瓷2万余件,市场供不应求。

  以“庆源成”为代表,旧日南横口村民多以烧制瓷器为业。“20世纪50年代,不足千人的南横口村,却有窑口80多座。如今村中常住人口500多人,半数以上的人拥有制瓷手艺。”南横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风栋说。

  村中因此有了无数废弃的匣钵(注:烧制陶瓷的窑具之一),俗称“笼盔”。这些匣钵被村民们广泛应用于村中建筑。于是,这种由匣钵堆砌的墙体,成为南横口别具一格的标志。街巷内,匣钵墙、石头路、古窑、古瓷、古宅、古树,与环村的甘陶河、绵河相映成趣。

这里的窑口,是北方瓷窑典型的圆窑造型,俗称馒头窑。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井陉窑南横口窑址,是已发现井陉窑遗址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窑址。进入其内部一窥,曾经窑火旺盛的火膛、摆满瓷器的窑床都保留着原有风貌,让人遥想它曾经窑火生辉的年代。

  历史上属于太行古八陉之一的井陉,行路之苦有若蜀道。巧妙的是,南横口窑址距离甘陶河河岸仅百米,甘陶河与绵河相汇后的绵蔓河,为井陉窑瓷器外销提供了便利的水路。

  “井陉窑的历次考古发掘表明,最迟到金代时,井陉窑瓷器就已通过水路东出井陉到达真定(今河北正定),继而运销全国甚至海外。”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黄信说,遂有《正定府志》记载:“真定府产瓷器,明时充贡出井陉。”

  坐落于南横口村中部,距甘陶河约五六十米的“燕赵老字号”井陉“陉山聚记”瓷号内,不少游客正带着孩子体验陶艺制作。30元人民币的体验价,让大部分游客感觉很“亲民”。

  “陉山聚记”瓷号负责人李怀林介绍说,体验者年龄从三岁至六七十岁不等。有外地游客专程到此制作公道杯,并亲手刻上朋友的名字,烧制完成后赠送给对方。

  对井陉窑独特装饰技法戳印点彩等颇有研究的李怀林,会不定期组织戳印技艺等专题活动,教授游客体验这些传统工艺。

  令李怀林欣喜的是,“陉山聚记”瓷号近年快速发展,这与2016年开始打造的南横口陶瓷水镇发展同步。每到节假日,体验者数量伴随当地客流增长常常“井喷”。

  陶瓷水镇主打古瓷水韵,旨在对南横口村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合理保护和利用。据介绍,井陉县投资逾2.5亿元,在南横口村建设陶瓷文化街、陶瓷文化中心等文旅项目,助力打造以“湿地和陶瓷”为主题的绵蔓河湿地旅游经济带。

 “白天游古村、品美食、赏民俗、制陶瓷,晚上可欣赏陶瓷水镇灯火水景、夜景。”陶瓷水镇运营企业河北弘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辉表示,非遗表演、文创市集等系列活动正陆续谋划展开,陶瓷衍生品、桨板赛事等新业态也在布局中,这里逐渐成为周边民众“微度假”“微旅游”的热门选择。

  随着南横口陶瓷水镇持续出圈,当地手作店、咖啡馆、民宿等均迎来大量客流,“人流量”变为“经济增量”。“村内山楂小院、太空舱等精品民宿经常一房难求,同时带动了陶瓷工艺品、餐饮等多个业态。”马风栋说,依托文旅产业,村集体每年收入逾4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3万元。

  “近年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力支持下,在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下,南横口村作为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村,集中实施了传统建筑修缮、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村落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焕发勃勃生机。”井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维表示,为进一步传承陶瓷文化,留住历史记忆,井陉县将继续推动南横口村传统村落保护修复,完成明清古民居修缮、古窑恢复、水上工程提升等工程,形成陶瓷水镇特色文化圈层,唤起游客的乡愁记忆。

来源:中国新闻网

百余件郑商瓷在开封展出 传承商代青瓷文化

“丝路时代·中国符号——国瓷·郑商瓷特展”在河南开封启幕。

本次特展集中展示了百余件郑商瓷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原地区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郑商瓷由郑州大学教授阎夫立、李梅花夫妇在继承商代青瓷制作工艺和吸收“五大名瓷”精华的基础上首创,在釉色上采取以春天为主基调的绿色釉面,与其器型上的金色纹路形成搭配,感染力强。

图为参观者观赏瓷器。史长来 摄

  “自古以来,我国素有‘陶瓷之国’的美名,而‘丝绸之路’作为我国古代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通道,向世界各地输送了大量的精美瓷器,使之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特展策展人梁启明介绍,郑商瓷是以“郑州”“商都”“瓷之精粹”首字为名,是商代中期原始青瓷的‘后裔’,也是代表郑州商文化的新瓷种。

  据介绍,郑商瓷曾受邀参加中国上海、韩国丽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和其它大型国际文化交流展。

图为特展展出的瓷器。史长来 摄

  本次特展由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管委会指导,河南大学、郑州大学陶瓷研究中心、开封经开数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主办。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2022年获批成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致力于建设文化开放先行区、国际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千米海底 惊艳出世

 海南日报记者刘晓惠

  海上工作500天,载人潜水器(HOV)下潜63次,载人潜水器在水中时长542小时,带缆无人潜水器(ROV)下潜3次,提取文物928件(套)……

  这一串数字,凝结着考古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也开启了我国深海考古的新篇章。历时一年,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三个阶段的深海考古调查工作落幕。

  潮起浪涌,深海考古队历经了怎样的过程?泱泱南海,这次深海考古打开了怎样的“时光宝盒”?

俯瞰驶向深海考古的潜水器——“深海勇士”号。

  潜入深蓝

  “发现大片陶罐!”“数以万计!”时间的指针拨回2022年10月23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正在执行第500潜次任务时,潜航员在海底发出了惊呼。

  这一刻,定格成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时刻。

  近7个月后,2023年5月21日,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对外发布消息:我国南海发现两处明代沉船,分别被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和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保存相对完好,年代比较明确。其中,一号沉船文物以陶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二号沉船则发现大量原木。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开展了三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928件(套),深蓝之下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

文物提取。

一号沉船核心区摄影拼接图。

  2023年9月下旬,在水下考古调查第二阶段,“95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助理馆员董佳馨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深海考古下潜作业。

  “我比任何人都紧张。”下水前一晚,董佳馨失眠到深夜。第二天,上午8点,她双手微微颤抖着进入潜水器。

  300米、500米、800米……潜水器缓缓下潜,潜水器照明灯打开的一瞬间,舷窗外出现了散落在海底的瓷器。此时,董佳馨和同事已潜入海底1500米,抵达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的核心地带。

  她先是看向右侧舷窗,当她扭头看见正面舷窗时,心里一震。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山丘,定睛一看,小山丘由数以万计的瓷器堆成,层层叠叠,铺向远处,“太壮观了!”

  “这是我梦一百次、一千次也不会想到的景象。”此次考古调查项目副领队邓启江有过多次水下考古经历,当西北陆坡沉船遗址跃然眼前,他感到惊讶又兴奋。

  透过影像画面,海南日报记者看到在遗址核心区,堆叠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成片瓷器,瓷器上散落着泥沙,有的地方还长出了水草。部分裸露在水底的瓷器,花纹清晰,颜色鲜艳,惊艳不已。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介绍,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水下文物非常丰富,不仅器型多,而且瓷器的品种也多,有青花瓷器、单色釉、釉上彩,以及珐华器,甚至还包括金属器。“这反映了当时瓷器对外贸易非常繁荣。”孙键说。

  解码历史

  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以来,南海一直是重要的商贸通道,广袤的海面上,货船商贾往来不绝。南海西北陆坡的两处沉船,它们来自何方?又要去往何处?

  考古调查探明,一号沉船的船货以外销的瓷器为主,二号沉船的船货以从海外输入的木材为主。两处沉船年代相近,相距仅十多海里。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宋建忠介绍,一号沉船的始发港可能为广东或福建沿海,从海南岛东部穿南海西北陆坡海域,沿越南中南部前往贸易中转地马六甲。二号沉船可能在马六甲装载原木后,经过越南中南部,穿过南海西北陆坡海域,再经海南岛东部,返回广东或福建沿海港口。

  “这是我国首次在同一海域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充分证明了这一航线的重要性和当时的繁盛程度,有助于深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向流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说。

  明晰了沉船的来处和去处,考古队又是如何判断沉船的年代?

  在第一阶段的考古调查中,考古队通过观察一号沉船出水青花瓷的器型器类、胎釉成分、装饰技法等,认为一号沉船遗址年代约为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但也有专家指出该船的年代可能为明弘治时期(1488年—1505年)。

  说法不一的主要原因在于弘治至正德年间民窑青花瓷器物器形的生产延续性很长,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较难区分。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考古队对一号沉船年代的判断。

  今年5月,第三阶段考古调查出水了一件干支纪年“丙寅年造”款红绿彩碗。这只碗内底部绘有红绿彩绘仙人醉酒图,外腹部有红绿彩绘婴戏纹,外底以红彩双方框书“丙寅年造”款。“第三阶段考古调查最重要的发现是这只‘丙寅年造’款红绿彩碗,坐实了一号沉船的年代为明正德年间。”宋建忠说。

  宋建忠解析道,丙寅年为六十组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六十年为一轮,明代丙寅年包括1386年(洪武十九年)、1446年(正统十一年)、1506年(正德元年)、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1626年(天启六年)。又根据第二阶段推测一号沉船年代为弘治至正德年间,发现只有1506年(正德元年)符合这一年代范围,其上1446年(正统十一年)与其下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两朝的瓷器特征与一号沉船船货明显不符,进而明确此款确为1506年(正德元年)。

  “我们是幸运的!这只红绿彩碗是在第三阶段最后几次的下潜任务中被发现的,它的出现,让我们对一号沉船遗址的年代有了新的认识,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考古证据。”宋建忠说。

  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一号沉船遗址满载如此巨大体量的外销瓷货物,反映了在欧洲人主导的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以中国为中心的南海贸易航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重要的一环,在将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遗珍出水

  南海西北陆坡两艘沉船所载货物数量巨大,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色彩斑斓的珐华器。

  珐华,又称“珐花”“法花”“法华”,是一种以陶或瓷土为胎,施蓝、绿、白、紫等各色中温釉,采用沥粉之法勾勒纹样轮廓,二次烧成的器物。一号沉船的珐华器器形多为罐和梅瓶。

  珐华有多惊艳?6月13日,记者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出水文物脱盐室,看到了部分出水瓷器正浸泡在去离子水中,进行脱盐处理。在放置了20余件瓷器的池子里,记者一眼就看到了一只蓝色的瓷瓶。其瓶身绘有花纹,整体蓝得鲜艳,花瓣白如洁玉,花蕊黄如金珀,做工十分精美。这是一只一号沉船出水的珐华梅瓶。

  “蓝如深色宝石之蓝,紫如深色紫晶之紫,黄如透亮之金珀”,许之衡所著的《饮流斋说瓷》就曾如此描述珐华瓷器。

  目前,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珐华器多为传世品,考古发现的历来罕见。一号沉船出现批量的珐华器,可谓惊艳天下。

青花人物纹罐。

螺形执壶。

鹭形执壶。

珐华贴金梅瓶。

象形执壶。

二号沉船乌木。

在浸泡瓷器的水池中,还有一件青花罐因体型相对较大而引起记者注意。其高约29厘米,外壁纹饰分为五组,以弦纹相隔。颈部绘云纹,颈肩交接处绘如意云头纹,肩部绘蕉叶纹,腹部绘人物故事图,近底部绘蕉叶纹。仔细一瞧,甚至还能看清画中人脸上的神情。

  出水瓷器中,比较特别的还有红绿彩瓷。不同于常见的青瓷,其釉面常以红、绿、黄等彩勾画出纹饰。出水的多件红绿彩瓷纹样各异,有人物纹碗、鱼纹碗、花卉纹盘等,洁白的釉色和大面积的红彩相配合,使人感到颜色十分明快、鲜艳。

  出水文物脱盐室里,共摆放着三个装有文物的大水池,其中两个放置的是瓷器,另一个放置的是二号沉船出水的乌木。该水池中,共有五块出水的木头,其中三块是普通船木,两块是乌木。对比之下,船木腐蚀程度高,木上的漏洞清晰可见,而乌木则密实黑亮,看不出被腐蚀的痕迹。

  宋建忠介绍,二号沉船遗址的出水原木为柿科柿属的乌木,该树种自然分布地区为斯里兰卡、印度南部、安达曼群岛以及尼科巴群岛。

  明朝时期,各种史料对于进贡乌木多有记载。明代中后期奢靡之风愈演愈烈,达官显贵喜用名贵木材制作家具及其他器具。

  “二号沉船的乌木从南亚进口回来,主要用于明代中期家具、艺术品的制作,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宋建忠说,一号沉船的珐华器、二号沉船的乌木均是沉船考古的首次发现,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重要见证,为中国航海史、海洋贸易史和中外文化交流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来源:海南日报

两岸陶瓷艺术展开幕 180件陶瓷作品展中华瓷韵之美

6月1日,以“公望哲匠 心薪相印”为主题的两岸陶瓷艺术展在浙江杭州富阳开幕。

6月1日,180件两岸陶瓷艺术作品在杭州富阳展出。 郭其钰 摄

  现场共展出180件来自两岸的陶瓷艺术作品,不仅有当代陶瓷艺术品,还有珍贵的陶瓷文物。70余位两岸艺术家互相交流切磋,以陶瓷为媒促进两岸艺术文化交流,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

  此次展出分为“妙悟薪传”“器以载道”“千杯万盏”三个主题。其中“器以载道”展由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所构成,历史上五大名窑开创了制瓷“器以载道”的先声,亦是宋人“师古而不泥古”文化思潮下的创新实践。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叶国珍潜心研究南宋官窑四十年,是“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表示,“中华陶瓷历史文化艺术是海峡两岸一座十分重要的文化桥梁,当前两岸在传统陶瓷制作技艺方面已有相互借鉴,希望通过深入丰富的交流,推动陶瓷艺术的创新与合作。”

  “千杯万盏”展名源自“酒逢知己千杯少”,该展览聚焦两岸陶瓷艺术家的杯器创作,展出品类涉及柴烧、紫砂、青瓷、釉下青花、釉上彩绘等。其中相较于瓷器的精美华贵,台湾柴烧作品更为古朴自然,别具美感。

  “柴烧是以木材燃料高温烧成,其自然散发的金属光泽,以及天然粗犷的落灰色,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分。台湾的柴烧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带动了独特的柴烧收藏潮流。”台湾陶艺协会荣誉理事长丘永祥希望通过此次艺术展,让两岸陶艺工作者了解柴烧方法,彼此分享经验心得,享受做陶瓷的乐趣。

  来自台湾彰化的邱榆芳是中国美术学院陶艺专业的研究生,即将毕业的她选择来到富阳公望两岸圆缘园创业。她希望把两岸的陶瓷技艺和创意灵感相结合,让陶瓷艺术在年轻一代手中实现创新发展。

  据了解,此次艺术展系2024“公望富春”两岸文化交流周主题活动。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实现旷世合璧。为纪念这次“山水合璧”,此后每年这一天富阳都会举办“公望富春·两岸文化周”活动。(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河北内丘:“对话”千年邢白瓷

5月15日,邢台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师生在邢窑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刘继东 摄

  近日,邢台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师生走进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的邢窑博物馆,了解邢窑发展历史,拍摄双语视频,向世界传播邢窑文化。

  邢窑,始创于北朝,发展于隋,兴盛于唐,是隋唐时期七大名窑之一。内丘县在唐代是生产白瓷的中心窑场,并与越窑青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瓷系。2014年,邢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邢瓷器物绘画展等方式,让更多人认识邢窑、了解邢窑,弘扬邢窑文化,传承和发展邢窑陶瓷烧制技艺。(文/张鹏翔)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4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启幕 助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福州5月9日电 (记者 龙敏)2024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9日在福建福州启幕,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吸引了50多个地方特色展团集中展示,12万余件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参展,助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5月9日,2024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建福州开幕,集中展示工艺美术从业者创作的陶瓷、雕刻、织绣、水晶、香器漆器等全品类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图为福建德化白瓷展区吸引参观者。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为推动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本届展会首次打造了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展区。近百位工艺美术大师将工作台搬到了展厅中,剪纸、拉坯、雕瓷、缂丝、面塑、泥塑、点蓝……打造“百工竞艺的‘非遗’盛宴”,让观众面对面了解传统“非遗”技艺。

  在福建展团,156家工艺美术企业和大师工匠工作室参展,展品涵盖泥塑、陶瓷、木雕、雕漆、寿山石雕、砚雕、贝雕等多个传统工艺门类。

5月9日,2024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建福州开幕,集中展示工艺美术从业者创作的陶瓷、雕刻、织绣、水晶、香器漆器等全品类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图为岫玉雕刻作品《物阜年丰》吸引参观者。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来自广西北海的石女士现场体验了“惠安影雕”的制作技艺,“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不易,力量的控制要掌握好,更要有耐心。”已从业超30年的影雕工艺员吕婷燕介绍,“惠安影雕”就是在石头上刺绣,要根据明暗来雕,要有立体感。

  在浙江展团,参展商叶其丹忙着推广夹缬文创产品。他说,夹缬是中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之一,曾是浙南民间婚嫁必备用品,但近年来一度面临即将消失的窘境。

  “我们做了很多创新,比如应用到手机、背包、袋子、铅笔盒上。”叶其丹说,希望能通过此次展览更好地宣传推广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古老的夹缬推荐给年轻一代。

  2024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为期四天,中国工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玉石器”百花奖“评选等多场活动将同期举办。(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瓷都盛宴”亮相京城 15道“地标”特色美食打造舌尖上的“德化乡味”

4月21日,北京福建会客厅·闽物之美——德化美食美器推介活动在北京福建大厦举办。作为子活动,“一县一桌菜·德化篇之‘瓷都盛宴’”北京品鉴周活动同步举行。15道德化“地标”特色美食悉数亮相,现场制作、展示、品鉴,参会嘉宾感受德化陶瓷气韵,品尝德化美味佳肴,领略世界瓷都的瓷光山色。

据悉,“一县一桌菜·德化篇之‘瓷都盛宴’”北京品鉴周活动,由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指导,德化县人民政府主办。

过水捞熟的面线和少量德化农家酿造的红酒拌制而成的红菇拌面线,滑嫩爽口,补血养气,营养丰富,茶油坛香羊肉、茶油煎鲶鱼、芋头粉蒸肉……在现场,德化本土厨师团队当场烹饪,所用食材也都从德化当地精选后运输进京。经过厨师一番切炒颠烹,厨师们将美食巧妙地点缀在精美的德化白瓷器皿上,形成了视觉和味觉俱佳的“瓷都盛宴”。

德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赐予了德化丰富的原生态食材,朴实热情而充满智慧的德化人民将这些珍馐制作成了一道道美味招待八方来客。“一县一桌菜·瓷都盛宴”品鉴菜,食材甄选德化天然乡土食材,餐具器皿选用德化生产的高品质精美陶瓷餐具,打造了一桌“色、香、味、形、器”集全的“瓷都盛宴”,实现了美食与美器的完美融合。

德化,是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县域旅游潜力百佳县。近年来,随着德化旅游业的发展,地方特色乡土菜、风味小吃凸显出它的独特魅力。以德化地方绿色、健康、环保的土特产为主要原材料,德化人创造出“家里家乡家常味,土烹土调土气息”的乡土菜已是声名鹊起。

德化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三黑三黄三宝”等优质维色生态食材,培育了1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居全省第一,成为福建省第一个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准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整体推进试点县”。围绕“三黑三黄三宝”等特色农产品,研创药膳养生、生态菜肴、民俗餐饮等特色美食,连续举办三届“原味德化”美食节,开展“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名宴”等评选,打造舌尖上的“德化乡味”。

4月19日至4月23日,举办“一县一桌菜·德化篇之‘瓷都盛宴’”北京品鉴周活动,旨在通过美食品鉴、现场互动等形式深入展示闽南传统美食文化,深度挖掘、保护和促进闽南风味历史文化传承,传承创新传统小吃美食制作技艺,推动德化菜吸收创新,繁荣餐饮市场,引导消费升级,不断提升德化菜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助力德化美食走出去,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来源:东方网

昌南里世界陶瓷潮玩小镇暨国际潮流艺术IP聚集地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

2024年4月19日,昌南里世界陶瓷潮玩小镇暨国际潮流艺术IP聚集地新闻发布会及主题研讨会在江西景德镇举行。活动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指导,景德镇市昌江区人民政府、景德镇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主办,昌江区委宣传部、昌江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昌江区国资公司、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承办,景德镇国兴文旅公司、深圳御窑文化发展公司、中国艺术名校创联基地执行承办,景德镇团市委、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非遗保护中心、景德镇青年联合会等单位提供支持。

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新江,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副局长王尧,景德镇市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杰,景德镇昌南里陶瓷版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志华,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原局长江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副书记程丽,景德镇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岳峻,景德镇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董宇,景德镇市昌江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许荣崽,景德镇市昌江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局长陈玉芳,景德镇市昌江区国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添翼,景德镇昌江区团区委书记余晨、景德镇市青联联合会秘书长周倞、景德镇昌南里陶瓷版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博、景德镇市昌江区国资公司副总经理杨信均参加了昌南里世界陶瓷潮玩小镇暨国际潮流IP聚集地研讨会。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党委书记,现任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国际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主任单威,博士生导师、美术史学博士、美术批评家及策展人王春辰教授,央视网网媒中心负责人张晖,江西省文旅厅原二级巡视员,景德镇陶瓷研究院党委书记吴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工作委员会主任、昌南里招商运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黄琥,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张三聪,江西省数字文化集团总经理干霖,清华文产数字产业院院长、中国城市礼物设计联盟发起人任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有关负责人、教授钟振华,国内顶尖CG原画大师、独立漫画制作人张诗浩,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院长邹勇文,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吴雅琴,江西省出版集团红星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鑫,阿特网总裁、中国当代艺术文献主编邵琦,香港国际青年创客联盟深圳区主席郑思怡 ,深圳市酷熊冰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佳宏,景德镇市雕塑协会常务理事、韩国陶艺振兴院理事、韩国福建商会副会长、四川美术学院景德镇艺创中心负责人陈恩泽等人均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及主题研讨会活动。

活动主题研讨会于当日上午9时30分至下午3时30分,在昌南里街区标志性建筑“大碗”一楼举行,由博士生导师、美术史学博士、美术批评家及策展人、现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王春辰教授担任学术主持,景德镇市昌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宁烨琳致欢迎辞。

参会人员包括来自八大美院的专家学者、国际陶瓷潮流IP领域及文旅专家,景德镇相关部门,央视、国家博物馆、腾讯、雅昌集团、QTX深圳潮玩展、《香港潮流》、华夏文化科技集团、北京猎户星空科技、酷熊冰雪、江西省数字文化集团、红星文化、善合餐饮等机构或企业负责人。

宁烨琳向与会者介绍了景德镇在陶瓷发展史的历史地位,以及当地近年来的经济、文化发展成就,描述了对昌南里世界陶瓷潮玩小镇暨国际潮流IP聚集地项目未来发展的期待。

黄琥在研讨会借助PPT向来宾介绍了昌南里项目的详情,景德镇有意以昌南里园区为核心,融合国内外潮流IP文化,结合景德镇传承千年陶瓷工艺、完善产业链及非遗技艺,将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创意设计和潮流艺术高地。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王春辰则称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他认为昌南里项目的开启具备特殊意义,对国内潮玩事业发展、艺术跨界创作均具有重大影响,意味着景德镇、乃至江西潮玩业迈入“创想、创意、创新的开局”。

研讨会围绕“昌南里发展现状及目标定位分析”、“国际陶瓷潮流IP趋势研究”、“昌南里:陶瓷与国际潮流IP的结合路径”、“潮流艺术与陶瓷创新设计案例分享”、“昌南里作为文旅街区的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昌南里时尚商业版块的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昌南里作为潮玩小镇对陶瓷设计的提升策略与政策建议”等多项议题展开。与会专家、学者及机构负责人无不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昌南里未来的发展方向。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嘉宾移步昌南里长天酒店,参加声势浩大的昌南里世界陶瓷潮玩小镇暨国际潮流艺术IP聚集地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在景德镇市昌江区委宣传部的主持下正式举行,景德镇市昌江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兴文旅总经理杨信向来宾介绍了昌南里的未来规划。昌江区商务局、文旅局、昌江区团委则在发布会上宣布启动“昌南里形象大使”选拔赛,并公布赛程和评选标准。

发布会结束后,央视、腾讯、雅昌集团、QTX深圳潮玩展、《香港潮流》、华夏文化科技集团、红星文化、北京猎户星空科技、酷熊冰雪世界等企业与昌南里在“大碗”举行了签约合作仪式。

昌南里位于通往高铁站的必经之路,距全国100个重要支线机场之一的景德镇机场仅7.4公里,周边汇集着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府、法院等200余家行政服务机构。昌南里街区(小镇)占地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0000平米,项目以时尚潮流为基本色,目标商户均为国际、国内潮流文化IP及艺术家、设计师、画廊、艺术品机构、创意品牌等,旨在成为全球潮流艺术家、设计师、收藏家、爱好者的聚集地,推动国际潮流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陶瓷技艺的融合与创新。

此前昌南里不仅已被评为3A景区,更被业界视为瓷文化元素与当代潮流审美相结合的典范。在此基础上,项目秉承多业态、多元化、国际化的商业布局,设立潮流艺术展示区、时尚创意商业区、陶瓷潮流艺术区、陶瓷艺术孵化基地等多个功能分区,建设国际潮玩IP版权交易中心、陶瓷潮玩产业孵化基金、国际潮流IP+陶瓷(设计、打样、联名)转化中心、国际潮流艺术家驻地计划、昌南里国际潮流艺术馆五大平台,未来还将打造国际潮流设计大赛、“昌南碗集”创意集市、昌南里国际潮流艺术节、昌南里二手潮玩交易中心四大品牌。

可以预见的是,昌南里将成为多元化、国际化的IP艺术中心、商业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它不仅是景德镇又一个文旅网红小镇(街区),更有望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互融的经典案例。

目前,已经与昌南里确定合作关系的企业、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央视、腾讯、雅昌集团、QTX深圳潮玩展、《香港潮流》、华夏文化科技集团、红星文化、北京猎户星空科技、酷熊冰雪世界等。昌南里不仅会持续引入潮流 IP ,还将包括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内的本地高等院校、中国八大美院、国内六大艺术学院、非遗艺人、成名陶瓷设计师等下游创作者引入街区,逐步实现潮流IP陶瓷化和产业化,择机举办与潮流IP 相关的正版漫展、城市潮流音乐节等活动。

昌南里世界陶瓷潮玩小镇暨国际潮流艺术IP聚集地的建设,将有效的把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景德镇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用时尚、潮流与设计赋能景德镇,让“千年瓷都”更“活”、更“亮”、更“热”、更“潮”,让古老的陶瓷文化名城走上先进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之路。

来源:东方网

“大美中国世界行•东方云裳”文化 之约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巴黎举行

 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由五洲传播中心联合法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大美中国世界行•东方云裳”文化之约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于当地时间4月15日,在法国巴黎国立工艺学院公馆举行。

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法国参议院原副议长、法国国民议会法中友好小组主席让·马里·勒甘(Jean-Marie Le Guen)、法兰西学院美术院通讯院士、法亚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让·弗朗索瓦·高立昂、中国驻法国公使陈力、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Remy Aron),《欧洲时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法国《费加罗》报业集团、法国TV5频道、法国Canal+电视频道、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SAL时尚学院、巴黎高等服装设计学院、法中设计师协会、法国博瓦尔动物园等中法各界代表和媒体机构100余人出席了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张建春副部长向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和法国电视五台赠送了《中华之美》系列丛书与《风筝·风筝》创作手记,并宣布“大美中国世界行•东方云裳”文化之约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与雷米·艾融主席共同为活动揭幕。随后,张建春副部长、我驻法大使馆陈力公使、法国博瓦勒动物园代表、《欧洲时报》社社长钟诚共同为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阿璞”点睛,启动全球首家“熊猫商店”文创空间进入巴黎。在中外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五洲传播中心与法国REAL WORKS影视制作公司、中航影业签署了中法合拍纪录片《东方美学》国际传播项目合作协议。

全球首家“熊猫商店”文创空间启动仪式

 五洲传播中心副主任杜斌在致辞中表示,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在中法文化旅游年举办之际,五洲传播中心携手法国美术家协会,在今天共同启动“大美中国世界行·东方云裳”文化之约系列活动,以中国非遗文化和法国高定产业的创新合作为主题,通过影视制作、媒体传播、走读活动、展览展示等多元方式,融汇碰撞出新的文化之美、艺术佳作。

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表示,中法双方长久以来在艺术文化方面保持着紧密的合作,站在60年这一全新的起点上,我们应为两国文化艺术界人士扩展更加广阔、务实的对话交流平台。“大美中国世界行·东方云裳”文化之约系列活动为法国艺术家、设计师提供了了解中国非遗文化的宝贵渠道,有助于激发两国在文化领域、时尚产业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凯瑟琳·瑞星博分享与中国传统服饰故事

据主办方介绍,“大美中国世界行·东方云裳”文化之约系列活动将于今年10月在巴黎举办“东方云裳”巴黎绽放之夜时装秀,并在卢浮宫举办“从中国到法兰西——中法传统艺术巴黎秋季交流展”。在2024年底,中法合拍大型纪录片《东方美学》(第一季)将在法举办首映礼,节目以当代中法十位书法、绘画、陶瓷等艺术大师的故事为载体,探索5000年东方美学与法国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互鉴。此外,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阿璞”(UPanda)代言的“熊猫商店”即将落地巴黎,通过场景化、互动式的文化空间,向海外民众直观展现中国文化,推动精品中国文创产品走进海外民众的日常生活。

 此外,现场还为海外百余名中外来宾带来中国非遗展览,展出了苗绣服饰、水族马尾绣片、苏绣工艺品、婺剧戏服、兰溪珍珠饰品和“熊猫商店”文创产品,受到现场观众的关注与喜爱。在“中法情缘”艺术沙龙中,服装设计师、“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凯瑟琳·瑞星博(Kathrin von Rechenberg)、巴黎高等服装设计学院广州分校校长左拉·格瑞(Zora Gerault)、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王西京、第五、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瓷器艺术家李菊生、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车鹏飞等多位知名设计师与艺术家,分享了艺术创作理念,多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时尚的融合创新、东方美学全球传播等议题。

“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特展启幕

北京4月3日电(记者 高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特展开幕式日前举行。

  据介绍,近年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举办了两次特展,2022年举办“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2023年举办“攻金之工:亚欧大陆早期金属艺术与文明互鉴”,通过大量文物的展示,先后呈现了“火与砂”创造的玻璃艺术、“火与金”创造的金属艺术。今年两馆再度合作,呈现“火与土”创造的早期陶器和晚期瓷器艺术,从而与前两展一起,实现策划“火与文明三部曲”展览的学术构想。

“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特展启幕。展方供图

  “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以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所藏约270件陶瓷类文物为主,时间维度将跨越6000年,空间维度将包括古代亚欧大陆和古埃及,根据展品数量和来源地的分布情况,按区域划分为古代近东地区、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印度河流域文明、地中海区域、中亚的晚期彩陶、伊朗伊斯兰前期、东亚和东南亚7个单元。

  虽非全景式呈现,观众却可从这些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展品中,欣赏其制作工艺之精美,又可从独具匠心的各种造型中,窥见中国之外从早期陶器到晚期瓷器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交流互鉴带来的文化交融和社会进步。

“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特展启幕。展方供图

  在中国先秦时期记录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周礼·考工记》中,将与陶器制造相关的工种称为“抟埴之工”,汉郑玄注曰“抟之言拍也;埴,黏土也”,意即以黏土捏制陶器的坯,这是陶器制作的首要步骤,也是本展主题的出典。

  展览将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2-13号展厅展出至2024年7月31日。(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