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连城的元青花

 元青花以苏麻离青的神秘幽蓝,赢得世人追捧。然而,人们很快发现,元青花是一个无法获得历史文献证实的尴尬命题——长达五百多年的青花烧造历史,没有任何关于元代烧造青花瓷的记载。所有文献都认为,创青花从明永乐郑和下西洋,带回来苏麻离青开始。
     元青花瓷(又称元青花),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青花莲池鸳鸯图菱花口盘
         元(公元1206-1368年)
         高7.2厘米,口径42.5厘米,足径24.3厘米
         菱花口,折沿,浅弧壁,圈足。通体以青花为饰,折沿处绘波浪纹;内底绘满池娇纹,一对鸳鸯嬉游于莲池水草之中,四目相对,顾盼生姿;内壁青花留白,模印花果纹,石榴、葡萄、桃子等纹样轮廓清晰可辨,外壁饰仰莲纹。元代景德镇窑青花大盘的图案布局颇具特色,一般由多层装饰带组成,布局繁满而结构清晰。元代以前几乎不见口径超过
35厘米的大盘,一方面由于大器的烧造难度极大,另一方面大盘造型源于伊斯兰文化,其产生与中东地区来华订烧的贸易活动相关。

 青花云龙纹罐
   元(公元1206-1368年)
   高27.9厘米,口径20.9厘米,底径19.8厘米
       该器通体青花纹饰,颈部饰海水纹,肩部绘莲瓣杂宝纹,腹部主题纹饰为云龙纹,一条龙盘绕器身,龙身矫健,凶猛强悍,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形象。绘画技艺高超,画面主次分明,使用进口青料,青花发色浓艳鲜丽,色调明艳。此器为成熟元青花瓷器精品。
       元代龙纹多绘于盘心、瓶腹、罐腹,用作主题纹饰,其中龙纹极具特色,龙身躯细长如蛇,头小,龙头呈扁长形,双角,张口露齿,龙嘴上翘,细颈,四腿细瘦,爪生三指、四指或五指,但三爪龙最为常见,爪分张有力,龙尾较秃,肘毛、尾鬃皆呈火焰状。龙纹四周多加饰海水纹、云气纹或火焰纹。这类大罐纹饰除云龙纹外,还有人物故事图及牡丹花卉纹等,人物故事图有鬼谷下山、韩信赠金、文姬归汉、昭君出塞、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尉迟恭单鞭救主等历史故事图等。

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瓷瓶-元
  高29.8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9.9厘米
      此瓶口部外敞平展,束颈,垂腹重心较低,颈、腹间过渡圆滑流畅,低圈足略向外撇,器型稳重。釉色莹润透明,饰青花云龙图案,笔法简洁奔放。
      元代瓷器制造最有代表性的成就是釉下彩技术的广泛应用。所谓釉下彩技术,是在瓷胎上先画出纹饰图案,再施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经高温烧制。其优点一是由于可以直接在瓷器上进行绘画,利于创作者的艺术发挥;二是绘上去的图案永不褪色。这种技术最早出现在唐代,宋代也有使用,但是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没能形成大规模生产。元代在技术和原料两方面取得了突破,于是创造了以青花和釉里红为代表的新品种。

青花缠枝花卉风纹梅瓶
       高29.5厘米,口径2.6厘米,底径10厘米
       器形以凤首作器盖,与颈部凤身及花尾相衔。器身上部一半绘以展翅飞凤,一半绘以缠枝花卉,胫部绘莲瓣,内饰卷叶纹。青花发色浓艳,有黑色结晶斑。全器装饰构思巧妙,极为罕见,亦为元青花转向成熟时期作品,极为珍贵。盖后配。

图源:国家博物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