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首届中国民间古代艺术品国际交流汇在三亚圆满闭幕
近千件珍品呈现“会呼吸的历史”,五天展期吸引5.75万人次参观
2025首届(三亚)中国民间古代艺术品国际发展交流汇于10月7日在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为期五天的文化盛会共吸引5.75万人次观众参观,通过“交流+展览+体验”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本次交流汇的核心展区汇集近1000件民间古代艺术珍品,涵盖古陶瓷、玉器、书画、金银器等九大门类,时间跨度从良渚文化延伸至明清时期。与普通民间艺术展相比,本届展品的独特性在于“重磅精品密集”,其中战国·丹子环、大清乾隆·刻划描金赏古纹天球瓶、五代后周御制柴窑葫芦瓶等稀缺珍品集体亮相,每件展品都堪称“会呼吸的历史载体”,直观呈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深厚的历史文化脉络。

作为本次活动的“思想高地”,主题交流会聚焦“古代艺术品+新趋势”六大前沿议题。其中,“古代艺术品司法物证鉴定、司法鉴证评估、司法确权(‘三确’程序)”议题与民间艺术品的“保护与传承”关联最为直接。该议题旨在解决民间艺术品行业“鉴定无标准、确权无依据”的核心痛点,通过建立司法层面的规范流程,为民间藏品的合法流通和专业保护提供法律支撑,推动文化遗产有序传承。
除静态展览外,本次交流汇还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环节。观众可欣赏由专业模特演绎的“珠宝藏品秀”,聆听古筝现场演奏,享受沉浸式的传统美学体验;还可在文创艺术品市集中挑选各类原创文玩与艺术品,将传统文化元素“带回家”。这些互动活动设计兼具低门槛与多感官体验,让各年龄层观众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

展会期间的文物认捐仪式上,10位收藏家向三亚市博物馆捐赠11件珍贵文物。据悉,这批文物将进入严格的入藏评审程序。三亚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启动专家鉴定机制,实行真伪鉴定“一票否决”制,唯有通过专家鉴定、符合馆藏标准并完成相关法律程序后,方可正式入藏。
组委会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更通过司法“三确”等前沿议题的探讨,为民间艺术品的规范传承提供了新路径。三亚市相关部门指出,此次活动是落实“旅游+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三亚将继续打造国际文化交流枢纽,推动中国民间艺术走向世界。
来源:东方网
